“零增长”需要社会各界齐聚力
李纯
农业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甫经提出,即获社会各界广泛响应。业内分析家认为,化肥用量何时出现拐点,从根本上应遵循市场规律。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GDP10000美元时化肥消费出现拐点,而中国这个时间恰好在2020年左右,政府提出的预期基本与这一规律吻合。
一年多来,化肥零增长舆情看涨。肥料行业协会及骨干企业纷纷拿出实质性行动,以转型升级为路径,实现增效减量目标。而农业部门更是发挥“舍我其谁”作用,集中优势兵力打硬仗,深入田间,调研摸底,试点示范。一时间,各地科学而又接地气的举措招招见实。
明确了化肥减量增效重点措施:调优结构减量——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和土地贫瘠地区玉米种植,改种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和青贮玉米。改高秆大穗品种为矮秆密植适宜机收、经济系数高的品种。调整化肥使用结构,加快推广新型肥料。精准施肥减量——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展实施范围,推进农企对接,提高配方肥到位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推广滴灌、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机肥替代减量——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规模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推进沼渣沼液有效利用。推广种植冬绿肥、秋绿肥,发展果园绿肥。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促进豆科作物固氮肥田。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减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科学施肥和应用有机肥,开展代耕代种代收、肥料统配统施、病虫统防统治等服务,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有效带动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突出了主要作物和重点地区:综合考虑用肥量多的作物、区域、环节,从2015年开始,率先在玉米、蔬菜、苹果等作物上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积累经验,加力推进。区域则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产区和南菜北运基地蔬菜、黄土高原和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建立化肥减量增效试点。
强化了责任推进措施落实:建立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北方设施蔬菜集中产区和南菜北运基地蔬菜、黄土高原和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苹果等3个省际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协调推进机制,明确牵头负责人、首席专家、各省负责人和农业部门负责人,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推进。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和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予以补助。农业部成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实现化肥零增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下一步要做好“加”“减”“乘”三法,即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质减肥,做好“加法”;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替代减肥,做好“减法”;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做好“乘法”。同时,探索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服务和PPP模式试点,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农企合作方式,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肥料企业,以聚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来。
数字检阅零增长
一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集约资源、集聚力量、集成技术,化肥零增长取得成效,引领促进效果明显。
化肥利用率提高2.2%
经科学测算,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据专家测算,化肥利用率的提高,相当于减少尿素使用量100万吨,农民减少生产投入约18亿元。还相当于减少氮排放47.8万吨、节省100万吨燃煤,对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
施肥方式转变8亿亩
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减少了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的现象。据统计,2015年各省(区市)机械施肥面积近8亿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7000多万亩。安徽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推广玉米种肥同播技术 950万亩,每亩减施氮肥4.6公斤。山东重点推广滴灌、小管出流等节水节肥技术,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广东建立液体肥料加肥站近400个,覆盖全省19个地级市蔬菜产区,蔬菜减肥增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