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玉米省级储备粮轮换竞价拍卖及定向销售等相关去库存政策逐步实行,玉米拍卖价格走低。生猪养殖利润维持高位,对玉米采购量开始增加。这些变化对于吉林省松原市东兴村农民张艳华来说,意味着“玉米没有以往值钱了”。
资料图
种了十多年玉米的张艳华头一次缩减了种植面积,往年种7垧(70亩),今年只种了4垧。张艳华担心种得多赔得多,“国家政策变了,谁知道秋天收成时玉米价格怎么样”。
3月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信息称,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4月30日,东北地区取消了从2008年起实行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玉米市场迎来了价格调整和去库存时期。
新政策首次公布没几天,张艳华就听到村里有人议论和猜测秋天的玉米收购价格,不过“没人能说得清”。
在新政策推出的半年前,国家首次下调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格,定价1元/斤,比去年下调0.12元。
不凑巧的是,去年吉林省多地玉米在抽穗期遭遇干旱,不少地块减产近半。张艳华算了笔账,每垧玉米能卖7000元左右,减去成本,忙了一年,不但没赚钱,反而每垧地赔了5000元。
尽管种地赔钱,今秋的玉米收购价和补贴是多少,张艳华还一头雾水。五一前后适逢吉林省玉米播种季节,她还是种了玉米。
玉米收购政策调整后,吉林省多地农村租地价格回落。张艳华说,如果雨水正常,还是能赚到钱。
据了解,2015年11月,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该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减玉米,主要改种市场需要的大豆、青贮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苜蓿、优质牧草等作物。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来自吉林省农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处于“镰刀弯”地区的吉林省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00万亩。
“如果种其他粮食作物比玉米赚钱,当然愿意调整种植结构。”张艳华说,只是她不熟悉其他作物的种植方法,更不了解相应市场。
这几年,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大孤家子村的李丽一直种着自家两垧玉米地。她认为,尽管今年玉米实行市场价收购,但国家还是会托底,有补贴。改种其他作物,还不如种玉米有保障。在大孤家子村,和李丽想法一样的农户不在少数。
她也很羡慕邻村经营蔬菜大棚,发展订单农业。但村里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没人牵头,一家人不敢贸然尝试。李丽说,大孤家子村多是山坡地,土质较差,合作社都看不上。
在产粮大县、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吉林省榆树市,当地农民的日子要好过一些。
2016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东北地区17个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吉林省榆树市、农安县、公主岭市和宁江区4个县市被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