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作区大豆稳产是优势,然而种植比较效益低制约了产业发展,怎样更好地发挥种大豆的优势?
“豆”志,需要精准政策点燃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然而近年来,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面积从哪增?产量怎么提?请看山西、四川等地的做法。
资料图
山西不仅是我国大豆的传统优势种植区,而且是大豆生产的“三高”区——油脂和蛋白质含量高,产量高。
近七年,山西的大豆播种面积在291万亩到304万亩区间波动,产量基本维持在35万吨左右,而历史上的最高种植面积也就是500万亩左右。记者调查表明,无论从种植面积、品种支撑、栽培技术、优质优价等方面,山西大豆可挖掘潜力都很大。那么,潜力到现实有多远?
需要有精准的政策去重新点燃大豆生产的激情。“你得让农民算过账来。”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刘学义说。
增产量 不仅能扛过卡脖子旱,稳产还要变高产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日照充分,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是华北地区光能资源高值区,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多10~20千卡;温度资源质量高,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10℃以上的积温2200~4500℃,具有种植大豆的良好自然条件,适宜不同熟期大豆生长,收获季节日温差较大, 有利于大豆特殊的高能量积累要求。
据山西省种子总站统计,人称“西北大豆王”的刘学义育出的品种推广面积占山西大豆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山西省大豆实际种植面积在450万亩左右,现在林下套种的没有纳入统计口径。”刘学义说。除了轮作区,在丘陵沟壑干旱区也可以种植抗旱的品种,发展高产大豆。此外,太行山和吕梁山1500万亩的干鲜果经济林里也有套种大豆的空间。
然而与此同时存在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下问题,由于政策支持不足,科技研发、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缺少支撑,大豆产业很难实现良种良法规模化发展。
以种植方式为例,吕梁山里的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及残垣区人均土地多,气候干旱,只有大豆可以扛过卡脖子旱,因为稳产而成为多数农民的种植选择。但是不少农民种植方式落后,抓不住科学的播种收获时机,“和刀耕火种也差不了多少,广种薄收。”刘学义介绍。
而在太行山上,黄淮海大豆主产区之一晋城市泽州县采取麦豆轮作,35万亩夏大豆采用防缠绕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正常年份产量 150公斤到175公斤,高产地块可达到200公斤,差一点的年景也能有100公斤。”晋城市农技推广站站长常庆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