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破解粮食供求矛盾
多年来,我国促进粮食经济增长大多单纯地采用“以补贴刺激消费、以配套鼓励投资”等消费侧手段,而对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加工产品供需匹配等供给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造成一系列不符合市场逻辑的现象和问题,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坚持以“创新发展”激发新动能:创造新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在土地资源硬约束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高达12428亿斤,比上年增长2.4%,实现十二年增,成绩来之不易。但也清醒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品种、地区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增产的粮食主要为玉米等饲料用粮,十年来仅玉米就增加产能约1亿吨,且大多分布在“镰刀弯”地区,还存在土壤、地下水、化肥、农药等过度利用等现象。同时受国际粮价大幅下跌、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抬升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加工转化、进出口等诸多领域环节出现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价格、高补贴等多高叠加现象,严重影响制约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发展与安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特点和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抓住农业转型升级历史机遇,由过去侧重关注粮食产量,转变为既保产量、又重质量,还要注重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努力实现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树立大食物观念,坚持保护利用土地、耕地和种粮用地三条红线不动摇,在保证国内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前提下,合理调整粮食生产布局结构。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平衡粮食供求矛盾,促进土地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要大力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广种植高产、优质、高效小麦、稻谷主粮和小杂粮品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大力压缩“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改善品种结构,缓解供求矛盾。要主动适应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提高土地规模利用效益。要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田间耕作、管理技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全面、深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现代新兴产业;探索振兴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探索“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大力普遍推广“放心粮油”连锁经营,积极开拓新型消费市场。通过创新,开拓更大消费空间,深挖国内需求潜力。“确保产能”是坚定不移的原则。通过“双创”有力激发新动能,有效改造“旧动能”。当然,要确保“优质、健康产能”,同时“去带病产能”。从贯彻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出发,需要采取“五个二”措施:(1)“二稳增”。即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优质稻谷、小麦稳定增产,大力提高其品质和效益。(2)“二减少”。即适当减少玉米总产量、相应减少玉米库存;减少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产能过剩50%以上的加工企业,即“僵尸企业”。(3)“二创新”。即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具有差异性需求的产品、扩大消费市场。(4)“二扩大”。即因地制宜适当扩大包括大豆、绿豆、红豆及小品种谷物在内的杂粮作物种植面积;与此相应扩大豆类、杂粮国内、国外销售市场,尤其是国外新市场。(5)“二完善”。即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完善国家粮食储备结构。由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市化快速推进、食物结构合理调整和转变,粮食刚性需求量巨大等国情的决定,应该合理确定粮食的储备规模。研究表明,我国的粮食储备规模必须适当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线。据计算,应该保持在相对于城市居民消费量的25%为宜。并建立相对合理的储备结构:稻谷、小麦为主;适量玉米;少量大豆,以及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和方便主食,以作为紧急抗灾救灾物资。以上以“供给侧”为主着力点的改革举措,可以有效促进粮食“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相互适应,有力扩大有效供给和满足有效需求。这对于保障粮食总量平衡、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的“四条底线”是极为必要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