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市场,久保田是我们常常喜欢拿来作为正面标杆说道的例子。当然,在拖拉机制造方面,约翰迪尔也是国内很多企业质量对标的企业。为什么?就因为目前我国农机产品在最为关键的无故障作业时间指标或者说可靠性指标方面,是最明显的一块软肋。对于有些农民来说,你产品的配置不用那么高、技术也不用那么先进,但是就要求少出点毛病。买回去还没到家,零件就掉在路上,油就漏了出来,你知道是多么窝火!过去在水稻半喂入收获时代,久保田几乎是半喂入收割机的代名词,近年来由于全喂入技术的风行,国内农民又流行购买纵轴流履带式收割机,其中,久保田的一款产品在价格上尽管比国内同行企业产品要高出许多,却仍然风靡国内水稻种植区,有些时候甚至一机难求。最明显的是2014年久保田被暂停农机补贴资格之后,其水稻机产销量仍然占据国内数一数二的位置。这体现出用户对久保田作为日本企业精益生产、产品可靠性高的充分认可,是其更具“工匠精神”的回报。按理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中国老百姓有仇日情绪,可是由于日本很多产品好,就不妨碍中国百姓去买他的收割机、买他的马桶、买他的电饭锅。在现实利益面前,历史的纠结敌不过日本产品的实惠。
在我国,农机产品作为高强度、作业环境恶劣的生产工具,相比一些生活用品,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对于倾注在产品上的工匠精神的期望值也就更高。实际上,目前我国农机企业,在设备等硬件方面并不比欧美企业差,有的甚至还要更胜一筹,为什么我们的同类农机产品质量不如人家,重要的一点就是操作方法、人员素质、责任心、管理手段等方面不如人家。要弥补这块短板,最关键的还是在制造环节上加快赶超,在企业内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员与工人,大力营造“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我们一些企业很注重硬件方面的投资,在建厂房、买设备方面一掷千金,一派土豪模样,却不舍得去花钱搞质量(管理)培训、培养企业的能工巧匠、多安排几个人加强质量检测,舍不得花多钱去给企业的人才多发点工资,想办法留住他们。可日本企业就不这样,他们认为,硬件投资是非常昂贵的,设备的浪费是最不能容忍的。想一想,一台投资一千万的设备,要卖多少产品才能净赚得回来?建个大厂房、市场需求跟不上,还不如建小点,把钱花在刀刃上。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消费力的提升,农机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升级。近年来,作业效率更高的、功率较大的农机产品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市场消费不断提升。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国家来说,农民的需求差异化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部分农民对大马力农机有需求,但是对中低端产品有需求的农民也不在少数。总体来说,目前我们农机企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抓住中低端、关注高端。在我们的常识中,低中高端更多是着眼于是技术和价格来说的,中低端的产品,并不代表质量不过关,低价不代表低质。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在企业的成本承受力下,同样要有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的精神,即所谓的“物美价廉”。只要是卖给农民用户的产品,采取什么定价是你的自由,但是在产品质量上、在对待用户的责任心上,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马虎!
这也让我想到,前些年有些人喜欢拿农机补贴政策说事,说是农机补贴原来规定需要投放市场3年之后才能申请推广鉴定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做法阻碍了农机创新。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农机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农民补贴使用成熟可靠的农机具。现实中我们有很多企业,产品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验证,就匆忙投放市场回收投资,导致产品在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把一个不成熟的产品让农民来当试验,也算是典型的缺乏工匠精神的表现。
工匠精神还让我联想到去年一个时髦词汇:互联网+。“互联网+”当然是好的,但是却有其使用范围与局限,互联网主要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跟用户连结的。“互联网+”再怎么好,也无法替代产品生产的本身。用户买农机,最终还是用于从事农业生产。从去岁以降,有些企业把主要精力与心思放在“互联网+”上,却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也算本末倒置了。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十多年来,农机工业在规模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也大幅提升。可是,让人感觉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农机行业还没有代表性的作品,没有哪一类产品真正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缺乏在全球叫得响的品牌。本来,我国的农机制造是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我们是农机大国,却不是农机强国。国内很多农民和国家的补贴资金为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埋了单。市场增长是掩盖问题的迷药,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所谓“黄金十年”,没有几家企业去想着如何多一点工匠精神,真正提高产品质量。眼下,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农机行业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是时候提倡工匠精神、做精产品了。这也是从“供给侧”出发进行结构性改革,突破农机市场滞涨阶段,为农民提供更多高性价比产品、满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农民用户对高端质量产品需求的题中之义。
目前,我们国内企业跟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还非常大,发挥工匠精神、做好产品是第一条。在产品方面,我们别指望着弯道超车、一口吃个胖子。没有过硬的产品,我们永远只能在人家后面跟跑。王金富在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国内企业要成为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首要的着力点就是要用工匠精神做产品、做品牌。作为农机行业的知名企业家,王金富可谓是号准了行业发展的命脉。
少点浮躁心态,多点工匠精神,这是对我国农机制造、对我们农机工业界的最大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