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面临转型升级
农业现代化增加“三个风险”
“十三五”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力期。
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这要求我们注重发挥好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而“一个规模经营”加大了“三个风险”,即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相比一般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他们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险。
“农业保险必须加快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保驾护航,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力助跑。”韩长赋认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前端“贷款难、贷款贵”,后端“风险高、不托底”,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烦恼。
与此同时,项俊波也坦言,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政策目标、功能作用、发展动力等方面将进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
具体而言,在政策目标上,从提供灾后补偿单一目标向服务农业现代化等多重目标转变。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保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策目标也逐步扩大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和服务农业现代化。在功能作用上,与政策目标的转变相适应,农业保险不断被赋予和加载新的功能作用,从基础的经济补偿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扶贫开发、担保增信和辅助市场调控等综合功能拓展,与其他行业的联系和融合日益密切。在发展动力上,从以往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和财政补贴的单核驱动模式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农户参保意识增强的多核驱动模式转变。
创新满足风险需求
地方特色农业亟待政策支持
展望“十三五”农业保险发展,产品创新绝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项俊波直言,现阶段我们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需求。
对此,韩长赋表示,根据调研结果,新型经营主体的保险意识明显高于普通农户,也愿意多出钱来获取更高的保障水平。因此,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基本险+附加险”的模式,来满足新型经营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贷款保证保险也值得探索与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中,目标价格保险是一个很重要的可选项。去年,农业部和保监会指导广西开展了糖料蔗“目标价格保险+期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防控试点。并且,鉴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天气指数保险也是值得大力去开发、推广的创新险种,不仅可以解决保险勘查理赔难的问题,而且不会排斥生产主体及时主动开展自救。
出台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的补助政策则是获得呼声最高的一项议题。据统计,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补贴的农作物和畜牧产品保险多达130多项,而我国中央财政补贴品种只有15种;美国农业保险补贴已成为第二大支农项目,约占整个支农支出的8%,我国这一比例仅为3.69%。
策划人手记
农业保险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当前,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不断累加。在风险叠加的境况下,农业保险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突破,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如何作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保险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