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助力家庭农场全省“开花”
家庭农场主作为新生事物,区别于传统拆零打散的农户,代表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力。邮储银行总行行长吕家进提出,要在继续做好农户服务基础上,把符合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支持重点。
按照国家和邮储银行总行在扶持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方面的要求,结合多年来深耕农村金融服务和两 “小”工作经验,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探索出一条“直管直贷统筹摸底—三农创新区试点先行—各地特色农业链式开发落地”的扶持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今年年初,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的领导下,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组织开展了由省分行直接管理,符合条件直接发放贷款的家庭农场直管直贷项目。成立之初,直管直贷领导小组组织全省16个市分行、62个县支行密集走访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各地家庭农场。目前,邮储银行建立了涵盖全省180个家庭农场的动态试点库,并针对其中68家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开展专人服务。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江国生(时任)介绍,通过家庭农场直管直贷工作的开展,完成全省家庭农场政策、经营情况、同业优秀经验的调查摸底,并依据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和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名单制管理,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全局部署。
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原则,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建立了金寨、南陵两个“三农”贷款试验区,抓住金寨县作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南陵县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优势,结合当地农村制度改革、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 “三农”贷款产品和业务发展模式。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对授权政策、新型产品先行先试,先后批复两个试验区开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粮棉油收购行业小额贷款、烟草贷等“三农”贷款新品种,先行试水,为全省推广奠定基础。
“在全省通盘考虑、创新区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个市分行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色进行特色农业链式开发,深度挖掘特色市场。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刘玉成介绍,该行已经形成围绕亳州中药材行业的中药材特色行业小额贷款产品、围绕皖南烟叶产销的烟草贷、围绕皖中皖北粮食产区开办的农机经销商担保农机购置小额贷款等“三农”贷款创新产品体系,主动融入当地农业经营发展,满足特色的融资需求。
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唱大戏”
对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品种创新,实现了农民产权的资本化。对于银行而言,农村产权抵押能否变现、怎么变现,则考量着银行的风控水平。对此,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的解决之道是搭建多方力量共赢的“大三农”服务平台。
2014年,围绕家庭农场主等农业新主体,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逐步打造了“银政、银企、银协、银保”四大平台,加强与政府部门、各类商会、协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龙头企业沟通交流,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探索在土地流转、抵质押处置、贴息资金、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以邮储银行宣城市分行为例,通过与苗木协会建立起合作平台,拟建立风险基金和协会回购机制来为种植大户进行贷款增信,既有效解决苗木种植大户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又及时化解了贷款风险。
11月 9日,省政府有关领导对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联合安徽省农委合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邮储银行大力向“三农”倾斜资源,提高存贷比,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政府的重视和鼓励给邮储银行加快扶持现代农业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我行力争到 2020年涉农贷款余额达到 500亿元,开办一系列符合需求有特色的农业金融产品,探索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融资模式,更加深入地推动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生产基地、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基本建立起适应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的融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刘玉成期待让全省更多的家庭农场主们感受到邮储银行的冬日暖阳,一起走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