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正在加速,其带来的各种问题被代表委员和媒体广泛关注。基于农村土地流转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就如何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主委、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长王世杰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交相关提案,建议建立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出台土地流转信贷配套政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房屋抵押信贷业务。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土地流转面积逐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种规模化的生产,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大多生产和创业者都需要金融信贷资金支持。”王世杰说,但是近年来,农村金融出现困境、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王世杰说,这主要缘于农民贷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民主要的财产不外乎土地和房屋。按《担保法》等法规规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只有承包林地、荒地的经营权可以用于抵押。广大农村房屋均未办理房屋产权证,无法抵押。”
王世杰认为,引入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市场制度、创新土地抵押权制度,让土地资本化,增强土地的增值功能势在必行。
王世杰建议,建立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多层次多渠道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体制进行改革,简便信贷管理程序,简化贷款手续,减轻信贷成本,使之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二是恢复农业银行农村营业网点,发挥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三是鼓励和支持建立村镇银行,扩大网点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四是积极探索设立专门为农地服务的农村土地银行,经营土地存贷业务和相关金融服务,对土地进行储备、开发、供应,发行土地债券或出售土地抵押贷款服务。
同时,出台土地流转信贷配套政策,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房屋抵押信贷业务。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允许土地承包方和流转承租人以土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作抵押,进行贷款融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跨区域贷款,使农村储蓄存款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积极开展农村诚信等级评定,根据诚信情况核定贷款。
“农业是弱势产业,受自然和市场因素影响大,投资风险大。”王世杰说,因此,化解农业风险最有效的措施除了提高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之外,要通过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化解、转移生产者的风险,解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