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三位一体”推现代农业发展
2015-03-1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三位一体”推现代农业发展.jpg

资料图

  随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正面临着深刻调整,对于金融保险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农业信贷和保险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融资难、融资贵、风险大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正视,农业金融保险仍然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如何才能适应农业实际,不断深化农业金融改革,破解农业金融发展难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农业风险大、投入高、公共性强,财税支持又该怎样发挥作用?适值两会召开,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记者:农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融保险的需求也不可同日而语。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农业金融保险领域面临着哪些新情况?

  张桃林: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与金融保险的关系日趋紧密,特别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金融保险的需求日益旺盛。一方面,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快速发展,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财政投入及融资的需求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随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更加集中,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更好提升农业保险的风险防控能力。此外,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农产品国际价格“天花板”和国内生产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亟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及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竞争力。

  记者:这些年来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还有那些短板需要补齐?

  张桃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保险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专门的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系统部署。近年来,中央财政先后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增加了农业金融保险供给,在满足现代农业资金需求、防范化解农业风险、促进粮食连年增产和农民连年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农业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金融保险还远不能满足新型主体快速发展的需要,已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制约。

  在农业信贷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抵押难、抵押物数量少。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大型农机具、林权等抵押搞了一些试点,但金融机构还是“不愿要”“不敢要”;二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网络体系不健全。2013年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31亿元,仅为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年末在保余额1.06%;三是农业信贷担保和贴息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农业担保的风险得不到必要的弥补,农民信贷的资金成本过高。

  在农业保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农民反映险种少、理赔难、赔款低。目前农业保险的保额一般只能覆盖30%~70%的直接物化成本,且设置了较高的免赔条件;二、地方政府反映保险保费财政补贴配套负担重、赔付率低。近7年我国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平均赔付率仅为64.6%;三、保险机构反映农业潜在风险大、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虽然我国已建立了初步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但在保险统筹层次和风险分散水平上都还较低;四、产业、财税、保险政策协同配合不够。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和产品开发、费率制定,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农业生产经营特点、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及项目计划安排、农民特别是新型主体发展需求等的结合不够紧密、有效。

  记者: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风险大、投入高,又承担着粮食安全等公共责任。在您看来,政府在促进金融保险服务农业方面应该如何作为?

  张桃林:从国外农业金融保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国内各地的成功实践来看,由于农业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基础性、弱质性,以及现代农业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都很注重政府与市场的结合,通过政府采取税收优惠、利息补贴、债务担保、保费补贴等多种方式引导支持农业金融保险发展。如:美国2014~2018年最新农业法案,大幅增加了农业金融保险保障方面的补贴;欧盟在2007~2013财政年度设立了农业担保基金和欧洲农业基金,作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基本金融工具。又如,在国内,上海市农委牵头会同财政厅、保监局,将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统筹考虑,并通过保险与信贷相结合,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50万元到400万元的无抵押基准利率的贷款服务,有力支持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典型还有重庆、贵州等地的“银行+信用担保”模式,广东、上海等地的“银行+保险+风险保障金”模式,江西等地的“银行+风险保障金”模式等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4047-1.html

标签:农机 现代 金融 财税

上一篇:用创新金融服务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下一篇:农业银行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