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正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
据参与调查的宜春市银监局办公室主任付闽春介绍,就整个宜春市来说,这种以合作社名义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现象在高安、上高等县市也陆续出现。银监部门针对袁州区出现的情况,在市金融办的牵头下,也先后对各县市的这类机构密切关注,并在春节前全部叫停。
付闽春说,这类机构给社会带来的欺骗较大,首先是披着有工商执照的合法外衣,并从机构标识到人员着装、内外部装修、业务流程等,都刻意高仿专业银行,然后再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在高息诱饵下,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受到宣传鼓动后,很容易受骗上当。
另据金融管理部门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规的金融机构首先要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和批准,在取得适合经营范围的许可证外,还必须要有银监部门授予的资质。对袁州区目前出现的“山寨银行”,袁州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正在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一方面对已封存的账目进行查对,一方面对涉及的存款农户人数和资金规模进行调查。
袁州区公安分局局长杨振耀说,幸运的是,据初步调查,正在接受调查的多家合作社因成立时间短,吸纳社会公众资金还不多,如彬江“宜春市万民合作社”目前吸存数额还不是很大。其他有的还够不上立案,资金大多未流失也在账上。等彻底清查完毕,再视情况进行处理。
建 议
体制改革严厉打击 双管齐下
明知非法集资要受到法律制裁,但为何还是屡禁不止?某银行从事经济研究多年的高级经济师谢华模说:“从金融体制内分析,还存在改革未到位的情况。现行的金融渠道与金融产品为防范风险,更多地倾向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处于经济‘瓶颈’。尽管国家及央行也采取了各种方式,但实现有个过程,一时难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燃眉之急。于是,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也就应运而生,大多资金来源是以高息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谢华模分析,如今居民手里有了富余的钱,但不知投向哪里,存银行的利息太低,有的理财产品也有不保本息的非安全因素;如果炒股,又有很多人不懂,即使炒了还会有风险……因此,许多人就将钱投向了所谓见效快的高息存款。从资金流向看,凡是非法集资,资金的使用都是虚拟的,一般都是投入到国家限制或控制的行业。这些行业资金紧缺,利率高,一旦资金使用发生断裂,非法集资者便会丢烂摊子逃跑,造成投资者本息无归。
谢华模说,对于这类高息存款,要将正常的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区别开来。如果未高于银行利息4倍的民间正常借贷,国家还是采取容忍态度,但对非法集资,国家一直明确要严厉打击。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非法集资应有高度的警惕,社会公众对高息存款也要有必要的防范意识。所以,遏制非法集资是一个事关重大的社会问题,应该双管齐下,加强体制改革,依法严厉打击,从根本上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