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资本下乡:有实力争地,没能力种田
2015-04-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时间,土地流转驶上了快车道

  如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李姓“老板”是去年第一次下乡种地的试水者。据这位李姓“老板”介绍,不仅她自己去年刚在成安县流转的1000多亩土地“毁约弃耕”,和她同期到成安流转土地的其他“老板”们如今都在“甩地”——不是退还给农民就是转包他人。

  下乡的资本是种地还是“玩”农业?

  对于这一两年间迅速席卷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热,邯郸地区一位流转土地多年的王姓种粮大户并不看好。

  在她看来,这股风潮的推动者无外乎两股力量:一是这一两年间纷纷下乡种地的城市工商资本,再有就是通过流转土地 “秀肌肉”来达到非法集资目的的别有用心者。

  据她估算,其周围这一两年间“拿地”种田的,近一半的是这样的非农资本。

  而对于近期大量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种地,石家庄经济学院一位从事土地流转研究的专家在调研中也有所关注。“现代农业的投资前景被广泛看好,刺激了工商业资本向现代农业领域‘潮涌’。”她介绍说,特别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宏观调控力度,加上这些行业市场不景气,导致这部分资金投向农业寻找出路。“对于曾以钢铁、煤炭作为全省经济两大支撑产业的河北而言,更是如此。”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纷至沓来的下乡资本正在改变着河北南部一些农村:国外农庄美丽的景色和 “潇洒”耕作其间的“老外”——类似主题的巨大广告遮挡住耕地上的涉农企业工地;即使在相对偏僻的农村,以搭建起的蒙古包为标志的观光农业也随处可见……

  一位农民对记者说:这哪里是在做农业,简直是在“玩”农业。对下乡资本种地,种粮大户们并无好感。

  石家庄经济学院这位专家分析认为:“在下乡的城市工商资本中,不排除有企业是受土地价值诱惑进入农业,以‘圈地’或非农化为目的。一些企业土地圈而不用,更有甚者,部分工商业资本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的进入农业。”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对从事农业心怀诚意的。”她同时指出:“从目前下乡种地的工商业资本来看,身份构成复杂,其中不乏房地产、建筑、钢铁、煤炭等行业企业。”这些企业进入农业,有的是看到了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有的以为搞农业比其他产业可能更容易,有的是基于朴素的农业情结。“但大都对农业基本属性、农业投资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风险性缺乏深入认识,属于盲目跟风。”

  邯郸地区王姓种粮大户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身边去年初次种田的城市工商业资本就没少为此“交学费”:有房地产“老板”初次种地,就流转了1800亩土地种紫薯,结果赔了几百万;另一位首次涉农的房地产“老板”,以12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六七百亩种水稻,结果每亩至少赔了500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4013-1.html

标签:农机 能力 实力 资本

上一篇:吉峰农机2014年度亏损3.87亿元
下一篇:“破冰”农民融资担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