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土地“小承包”如何迈向“大经营”
2015-09-1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土地托管是在坚持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农民的要求,对其承包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是有效解决“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问题的好办法,是实行“小承包、大经营”统分结合的新形式,是进城农民工和留守农民普遍欢迎的可复制模式。

土地“小承包”如何迈向“大经营”.jpg
资料图

  湖北省襄阳市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这种“土地‘不流转’的规模经营”的探路者。该社经过五年发展,现有社员158人,拥有各类先进大型农业机械数量160多台,机械作业服务面积覆盖襄阳市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及河南省新野县等两省4县(市、区)30多个乡镇,曾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探索创建土地托管模式,托管面积达10万余亩,覆盖湖北、河南两省8个乡镇、2万农户,受到当地群众特别是举家外出务工经商农户和老年留守农民的一致拥护和普遍赞扬。

  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调研后总结说:“襄阳市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服务为基础,以土地托管为手段,在不流转土地的条件下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种经营模式,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的实现形式。”

  农技和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留守农民特别喜欢这样的“二合一”服务

  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涛介绍了他13年为农民服务的经历,由他牵头创建的土地托管模式分为三种方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起步于订单农业。宋涛原来是襄州区张家集镇农技站助理农艺师。2002年,他自主创业,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优势,以良种推广、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来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稻。这期间,他发现分散的一家一户种出来的水稻,收购成本高,标准难统一,加工出来的整精米率低。他开始思考如何变一家一户种植为一村一组统一种植,实现优质稻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粮食品质。

  萌芽于农机推广。2008年,宋涛下乡时碰到正在插秧的农民周明江,周的年龄大、身体有病、弯不下腰,只好爬在泥水里,插一下挪一下。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作为农技工作者的宋涛:现在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老年人种不了地,能不能在为种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再提供机械化服务呢?

  人有善愿天相助。当时襄州区农机化办正在一些地方试点开展机械插秧的农具和技术推广,宋涛便积极参与进来,发动7位农民,合伙购买了大型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组成了一个服务农民的小团队。他们首先在周垱村三组的400亩水田里进行标准化种植实验和机械插秧示范,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机械插秧,实行育秧、插秧环节上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收费采取“先吃面后埋单”的办法,在粮食统一收购后向农户收取。这种省心省力、省工省钱的生产方式,农民很乐意接受。那年秋收之后,各家一算账,400亩实验地亩平增产150多斤,用机械收割稻谷加工后整精米率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宋涛由此认识到,留守农民特别欢迎农技加农机的“二合一”服务,农技和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必须与机械化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在推广机械化插秧过程中遇到一事,那天约定了给50多岁的农民宋水成家插秧,插秧机开到地头了,可宋水成家的田还没整好,他是用自家的小型农机具整田,整来整去都不能达到机插秧的标准,耽误大半天时间,宋涛和宋水成两头都着急。宋水成说:“往后这整田和插秧的事都交给你们办多好,你们可以定个合适价格,把整个生产环节全包了,免得我们一家一户劳神费力。”

  宋水成的话,让宋涛心里一亮,他便考虑拓展农机服务范围,给农民生产全过程提供服务,或者说,根据农民不同需要,把农民的生产环节“半包”或者“全包”起来,就像开饭馆一样,做几道适合农民口味的菜,让农民想吃什么点什么。

  成型于三种方式。周明江是第一批享受“点菜服务”的农户之一。2009年,他与宋涛签订了耕地、小麦收割、水稻插秧等半托管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819-1.html

标签:农机 经营 如何 承包 土地

上一篇:信息化:现代农业的推进器
下一篇:2022年高端农机能为杭州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