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虽然玉米临储价格下调会影响种植收益,但农机合作社——
资料图
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是为了保障种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毋庸置疑的是,玉米临储政策实行的这几年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07年的不到3000万公顷,增加到了2014年的3700多万公顷,今年预计还将有1.3%的增长。
但是,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的长期倒挂,以及严重的库存压力,使得玉米价格的调整成为了必然。
谷贱伤农。如果玉米价格真的进入下降通道,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的农机合作社会如何应对?玉米,还能继续种下去吗?
天津宁河县农鑫达农机合作社原本是以提供农机服务为主业的合作社,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年作业能力达到了15万亩,年收入有500万多万元。前两年,看到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兴起,效益也十分可观,合作社理事长张丙占和社员们一合计,也尝试着流转了几百亩土地搞粮食种植。
“今年我们种了七八百亩的玉米,虽然前段时间遭了点旱,但总体收成还是不错的。”张丙占说,临储价格虽然下调了,但他感觉对合作社影响并不大。“我们周边的奶牛场挺多,有六七个,养了1万多头奶牛,对饲料玉米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我们的玉米不愁销路。”
张丙占告诉记者,在当地,玉米种植其实也就是这几年才兴盛起来,因为玉米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玉米种植变得省时省力,所以农民的种植意愿很强,价格的下降应该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农民的种植意愿。
山东省苍山县众利种植农机合作社今年也种植了1000亩玉米。理事长王相成告诉记者,这些年种玉米,收益还算不错,但是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他们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好在我们是以流转土地的方式搞规模化种植,享受到了一些优惠政策,再加上农机统一作业,成本还是能降下来一些的。”他坦言,由于周边有不少的奶牛场,对于饲料的需求很大,所以虽然价格下降了一些,但他们暂时不会减少种植面积。“要是忙不过来,我们还得再购买新的玉米收获机!”王相成说,合作社不会改种青贮玉米,因为在当地,青贮玉米的价格平均每亩比玉米还低300元。
在东北大粮仓,玉米是绝对的大面积种植作物,这些年的种植面积一直处于高位。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今年种植的玉米就达到了9000余亩。“作为大宗粮食,我们合作社的主要销售对象一直都是粮库和国储。所以这次的临储价格下调,肯定对我们有所影响。”理事长陈卓告诉记者,“但是要说到改种其他作物,对合作社这么大规模的种植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撇开技术、机具、投入成本不谈,能不能保证销路的问题,都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按照国家提倡的‘粮转饲’政策种植青贮玉米呢?”记者问道。“我们不太了解这种玉米的种植方式,不敢随便改。关键还是我们不能确定本地有多少需求,万一找不到合适的销路,风险会更大。”陈卓表示,还是会实实在在种他的普通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