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笔者曾在农机360网发表《浅谈2亿亩耕地深松对农机行业的影响》一文。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黑龙江和新疆农田里国产品牌农机太少,希望引起大家关注。笔者就此事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些许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共鸣。
资料图
“衣食住用行”,人生活中的五大要事,其中“衣”和“食”是最为根本,也是农业生产的延续。衣服的原料是棉花,我国的棉花主产区之一是新疆。食材来源于粮食,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粮仓”。在新疆和黑龙江的农田里忙碌的大型农业机械很少能见到国产品牌,国产品牌的农业机械什么时候才能主导重要农作物产地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分散在各农户家庭的土地开始闲置,因此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国家提倡适度规模的土地流转经营,将原本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为了适应大地块农田规模作业的需要,大型农业机械将逐渐成为主流,这也是国际农机巨头看好中国农机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近些年的农机补贴目录不难看出,国家一直在对大型农业机械进行高额度的补贴,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能窥探出:政府提倡用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机规模化作业,扶持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销售。
我国很多农机产品经过“黄金十年”的洗礼之后,产品构造已经很完善,但是国有品牌的农机生产企业很少研发大型农业装备,这是为什么?在黄金十年的初期,农民群体的购买能力是很弱的,即便是中小型农业机械,也需要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再加上大型农业机械的研发、测试、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都很高,所以国内农机生产企业一直停留在中小型农业装备的水平。
“身”“心”健康、强壮才能有发展前景
农业机械的“心脏”——柴油发动机是农机动力的源泉,也是农业机械配件中相对价格较高的,国产大功率农用柴油机也是国内紧缺的。据悉,国内一些生产企业在研发大型农业机械“概念机”时,所使用的大功率农用发动机在国内根本找不到货源,无奈之下只能从国外进口。
几年前,某国际农机巨头在中国投资建厂投产后,部分农机零配件要在中国境内招标采购,中国很多的农机零配件厂商都去投标,但多数都铩羽而归。据悉,招标方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极高,而且招标方有一套非常复杂的零配件供应商选择体系,只有通过这个近似“苛刻”的数值标准才能为其提供农机零配件。
为什么国际农机巨头会有这么一套零配件选用体系?毫无疑问,肯定是为了保障农机整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尽可能不让个别零配件的质量影响到农机整机的使用,尽可能减少故障,故障率低才会有好的口碑和销量。这与国内很多农机生产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也是值得国内农机生产企业学习借鉴的。
农机的“身心健康”在于产品内部结构的合理,“身心强壮”在于各个零配件质量达到高水平,这就需要国内农机整机、部件生产企业在研发、测试、生产过程中提高水平。这也正是农机360网第六届“精耕杯”活动主题“专注、匠心、升级、融合”所提倡的。
“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需要慢慢积累
我国农机工业的起步较晚,大型农业装备的制造水平还很弱,所以,在黑龙江和新疆这样超大块土地上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国际农机巨头占据主导,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悉,部分国内生产企业还是很有远见的,已经在尝试研发大型农业机械,勇猛机械公司已经研发出21kg/s喂入量的谷物籽粒联合收割机新品,已经突破亚洲纪录。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企业也在尝试研发大型农业机械,只是研发进度暂时与国人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
据了解,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包括农业装备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目标等进行了研究。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提出了十大重点领域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农机生产企业如果能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沿着《中国制造2025》中农业装备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展,或许到2025年,在黑龙江和新疆农田里“耕耘”的更多是国产品牌农业机械!
版权声明:农机360网原创首发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