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齐心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晒场,刚收的800多亩玉米堆在晒场上。玉米现在不好脱粒,再加上价低,合作社准备过阵子再研究卖玉米的事儿。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② 11月10日,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新村一名村民在烘干加工秋粮。眼下,桂平市123万多亩秋粮陆续收获,当地粮食加工企业抢抓农时做好烘干加工储存工作。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秋粮收获季节,望着金灿灿的稻谷和玉米,有人欢喜有人忧。今年受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影响,一些地方小麦和水稻收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部分农民种粮收益有所下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价格波动很正常
深秋,在吉林省榆树市广袤的田野里,一些未收割的玉米秸秆在萧瑟秋风中摇曳。记者跟随“兴粮惠农进万家”工作小组走进榆树市五棵树镇安乐村村民赵明标的院子里,两位老人正坐在玉米堆上整理刚刚收回来的玉米。67岁的赵明标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今年种植了24亩玉米,其中自家有9亩地,又以8000元的价格承包了15亩地。赵明标原指望今年种地能多赚些钱,没想到天气干旱,玉米减产,收购价格下降,除去承包费、农机作业费、农药、种子、化肥等费用,能赚七八千元钱就不错了。
与赵明标种粮收益下降不同,黑龙江五常市五常镇远景村福林屯村民张树元种植水稻的收益还不错。张树元说,他今年种植了60亩有机水稻,其中,自家有15亩地,又以每亩1000元价格承包了45亩地。“村里的种养殖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稻谷,今年约定每斤水稻收购价为2.4元。除去土地租金、人工费等,收入很不错。”张树元说。
粮食丰收后能卖个好价钱是农民的期盼,在粮食收购价格连续多年上涨之后,今年国家不再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并且下调了玉米临储价格。在3大主粮中,玉米种植户受到的冲击较大。据了解,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玉米收益普遍下降20%至30%。粮食价格波动对部分农民种粮信心带来一定影响。一些农民说,种地仍然是自己主要收入来源,价格下降或者不涨,直接影响收入。
如何看待当前粮食价格的波动,专家认为,粮食收购价格下调或者不再上涨,为市场调节粮价留出一定空间,引起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从当前情况看,我国3大主粮仍然实行托市收购,粮食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国内外粮价倒挂严重的态势下,要把握好粮食进口的“度”,要防止低价粮食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一位粮食专家告诉记者,当前粮食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粮食大量进口、国内粮食缺乏竞争力等。调控粮食市场需要采用综合措施统筹发力,例如,要处理好产区与销区的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平衡关系,建立起销区对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
多元主体参与收购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仍由国有企业主导,大部分粮食流入了国家粮库,“政策粮”市场特征明显。专家认为,当前走出政策性收储困境的一个主要措施是推动粮食储备多元化,在鼓励中央和地方储备做大做强的同时,应多鼓励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进入粮食收储市场。
今年粮食价格波动明显有助于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粮食收购,长远来看,多元主体充分参与粮食收储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理顺粮食价格体系,有利于稳步提高农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