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机械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2016-01-19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及品质安全

  我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是付出巨大代价的,可持续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要素配置方面仍十分脆弱。特别是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用水方面,我国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2,比世界先进水平低0.2个百分点,粮食主产区实际用水量普遍超过水资源可持续的利用量;在化肥利用方面,我国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然而化肥用量占世界的31%,使用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造成的污染成本超过了增产的收益;在农药利用方面,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利用率却不到30%,单位面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在塑料薄膜使用方面,每年使用约为240万吨,但能回收的不到140万吨。我国粮食增产基本还是走要素投入的老路,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我国在田间管理(施肥、植保)、产后处理等方面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水田施肥机械缺乏,田间植保大多还是采用简易背负式植保机械;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水平仅为40%,机械深施化肥水平也仅为20%;粮食产后烘干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机械烘干水平仅为15%,大部分粮食产地处理仍然采用自然晾晒方式。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机械有效供给不足,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农田土壤、水源、面源和农作物受到污染。粮食收获后采取自然晾晒、烘干不及时引发的污染、霉变,不仅造成粮食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粮食品质安全。

  2015年7月1日我国正式通过并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明确提出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机械化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现代农业机械已不仅仅是替代人畜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影响现代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影响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进程,影响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而影响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574-1.html

标签:农机 国际 竞争力 关键 提高 成本 降低 农业 生产

上一篇:“国二”产品销售延期 2016年农机市场的六大猜想
下一篇: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