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逐步代替耕牛
说起农业机械化的好处,许多农民都连连叫好。大兴镇前进村的村民冯国荣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插秧时最怕弯腰,时间一长谁都受不了。现在不一样了,镇上今年在他附近两家农户的农田里搞机插示范技术,半天就插好了满田整齐的秧苗,一点不费力气。
市农机局副局长刘坚说,对于田间劳作的农民来说,长期困扰他们的就是“三弯腰”问题(即耕地弯腰、插秧弯腰、收割弯腰),腰肌劳损几乎成了农民的“职业病”。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劳作之苦。刘坚说,2004年以来,该市先后争取到多笔国家农机补贴,总金额达210万元,1750余户农户享受到此项政策。截至目前,全市耕整机械拥有量已突破2000台,减轻了农民田间耕种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照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过几年,我市平坝地区的耕牛就该完全退休了!”谈到该市农机发展的良好势头,刘坚满怀信心地说。
优惠政策使农机普及
雨城区姚桥镇的岳宪勇是该市农机普及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他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除了收割该市各县的稻田外,还到河南、湖北和江浙一带进行跨地区收割,一算账,他第一年就收入10万元左右,纯利润达5万多元。
“联合收割机非常受欢迎,成本回收又快。今年,我又贷款购买了一台。”岳宪勇说,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虽然需要20万元左右,但能享受国家近1/3的政策补贴,而且在跨地区收割时能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不用缴纳过路费。所以,最多两年时间,他就可以收回购机成本。
机械化收割也为农户增加了经济收入。以前农民收割稻谷,人工费用、伙食费算下来每亩要花到200多元,要是遇到下雨天,经济成本就更高。现在采取机械化收割,每亩田成本才100元左右,而且还减少了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耗。
据市农机局局长杨学华介绍,按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购买一台农业机具最高可以补贴到30%。从去年至今,该市有5个县实施了购机补贴项目,更多的农民能直接享受到农机补贴。据了解,今年全市共新增农业机械946台,使用机械耕作面积新增2万余亩,为农户节约直接生产成本5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340万元。机械收割共5万亩,按每亩平均节约50元计算,共节约直接生产成本250多万元,减少粮食损失30多万公斤,实现节本增效300多万元。此外,机械化操作还解决了因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劳动力不足问题。
购置补贴还将增加
“农机部门一直在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购机农户进行跨区作业,既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又为农户提供增收渠道。”杨学华介绍说,长期以来,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一直受到全市多山区、丘陵的地貌特点影响,进程较缓慢。自2004年开始享受中央及省上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后,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应用到农业耕作中去。截至目前,该市雨城区农业机械化进程较为迅速,该区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15%,而其他县的农业机械化步伐也不同程度地得以加快。
杨学华指出,该市农业机耕和机收的试点、推广都非常成功,但机插技术现在还在示点示范阶段。明年,将扩大机插试点规模,逐渐在平坝地区推广。同时,由于部分农业机械价格偏高,即使国家按照购机价格的30%进行补贴,不少农户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想买又买不起,还是只能望而止步。所以,杨学华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农机部门将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与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尽力满足农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