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苏农机化发展回眸与展望
2007-01-16   来源:华夏农机网   

  从农业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会上获悉:农业部为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已制定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以我国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以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带动耕整地、田间管理、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预示着我国1.58亿水稻种植户将永远摆脱“三弯腰”之苦。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介绍说,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而水稻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目前仍以人工插栽为主,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广大农民迫切希望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为此,农业部把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为2006年为农民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在水稻主产区选择50个县,启动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涉及农户6.7万户,新增插秧机1493台,机插秧面积35.4万亩,机收面积90万亩,节本增效2656万元。在示范县的带动下,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成为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06年全国新增水稻机插面积1000万亩,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10%,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宗锦耀表示,2007年农业部将继续扩大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在全国20个省(区、市)70个县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每个县建立5个以上育插秧技术培训示范点,新增机插秧面积1000亩以上,完成200名以上农机专业户的培训任务。
 
  据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专家金千瑜、陆为农介绍,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应当以机插秧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效益:一能节省秧田。机插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5―10倍,仅为人工手插秧池的10%,如果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插秧作业,全国4亿亩水稻机插育秧仅约需400万亩秧池田,比常规育秧可节省秧田约1600万亩,这在我国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能节省水肥药。大田期采用薄水活棵、浅水促蘖、间歇灌溉的灌水方式,可大量节省用水;适当调节用肥比例与用肥时机,可大大提高肥料增产效果;机插秧采用中小秧苗,其播期比常规育秧适当延迟,错开了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高发期,且苗期有一段时间薄膜覆盖,切断了灰飞虱等病虫的侵染途径,使水稻病虫害发病率可比其它栽培方式减少20―30%。三能节本省工。一般人工手插秧1亩需1.5个工日,采用手扶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栽插每亩只需0.13个和0.05个工日,分别提高效率11.5倍和30倍,机插秧综合平均节本为30.4元/亩,而2006年全国新增的1000万亩机插秧就为农民节本3亿元。四能高产稳产。机插秧实现了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克服了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局限性及抛秧稻无序性、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可亩均增产40公斤左右,2006年全国新增机插秧1000万亩,共增产了水稻8亿斤。实践证明,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水稻生产,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在部署2007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时,宗锦耀要求,各项目县一要立足于“早”, 早安排、早培训、早行动,抓紧启动项目实施工作;二要立足于“宜”,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点(试行)》,尽快确定区域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提出适宜本地实际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程或标准,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三要立足于“新”,紧紧依靠、大力扶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和专业协会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开拓新的跨区作业领域,推进育插秧作业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四要立足于“严”,严格按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指南》的要求和农业部批复的项目申报书组织项目实施,制订完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将项目工作抓到位;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严格依照批复的《项目支出经济分类预算表》进行项目实施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五要立足于“合”,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加快推动技术普及和应用;各省区市和项目县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购机补贴资金向购置水稻插秧机倾斜,并整合其它项目资源、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将项目做大做实,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深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9843-1.html

标签:农机 展望 发展 江苏

上一篇:秀山县拥有第一台中型耕作机械
下一篇:九大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支撑孝感“十一五”农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