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四川团代表按大会安排讨论和准备议案。在代表驻地,来自石棉县安顺彝族乡麂子坪村的毛兰珍代表找到傅志康代表,一边商量议案、建议的写作,一边请傅志康帮他们村发展规模化的土鸡养殖。
送走毛兰珍,傅志康十分感慨:麂子坪村村民的住房、交通条件改善了,进一步发展产业的愿望自然就强了。特别是看到邻村的许多养鸡大户赚了钱,他们也想发展这个产业。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到“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用了相当长的篇幅,而且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突出位置。连日来,四川代表团代表在全团会议和小组审议时纷纷围绕这个话题发言,并就传统农业色彩浓厚的农业大省如何搞现代农业提出许多建议。
现代农业不等同农业现代化
傅志康代表谈到,现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收入水平,已成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迫切愿望,大家都在道理上明白,发展现代农业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但他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基层干部和农民都真正理解了“现代农业”含义。
张汝全代表也持相同观点,并建议相关部门对现代农业的理念和要点多作宣传,让大家领会什么是现代农业,主攻方向是什么。
傅志康、张汝全代表认为,现代农业不等同于前些年我们提倡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是以农业机械、现代农业设施(设备)装备农业,实现耕、犁、耙等的机械化。而现代农业,则是从农业的商品、效益、标准、品牌、竞争、人才等方面全面提升农业。核心是讲求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对市场的占有,以及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当前我省农业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及时转变观念抓住要害下功夫,才能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傅志康讲。
应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张汝全代表读到政府工作报告的这段话时,感到十分振奋。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靠什么?张汝全代表发问。不等别人回答,他自己给出答案:要靠政策、投入、科技和改革。他说,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和农村改革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农民得实惠一年比一年多。但在科技方面,基层还有许多做法不到位。
唐燕子代表建议,各级应按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去年川内大旱,我们提出以旱制旱、以早制旱,都是运用农业科技应对自然灾害。今年春旱,各地农民以旱育秧来解决水源不足等问题,还是农业科技的运用。至于一些生物技术对农业节本增效的作用就更大了。”张汝全代表总结,科技在不断改善农作物品质,提升农业效益。
王新琼、熊仿秋等代表认为,要以科技为支撑,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起创新的平台。鉴于当前农业科技投入还较低,张汝全建议,应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在“三农”支出中的比重。
不能把公益性的农技服务推向市场
农产品是否优质,取决于投入品是否优质,品种、技术是否先进。优良品种、先进农业技术手段是否为农民接受、运用,将影响现代农业建设成效。
解决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解决农技服务到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今年四川代表团讨论的一个热点。
许多代表提出,农业技术推广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给广大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能以花钱买服务的办法,把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推向市场。
张汝全代表说,比如硝酸铵刚出来时,农民不接受,怕用。但这种化肥对旱地作物增产效果很好,后来农技人员背着肥料上山引导农民用,才慢慢推广开来。所以一定要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网络,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提升农技人员的素质,让农民多尝农技带来的甜头。
崔富华、周晓燕等代表认为,除了传统的乡镇农技站外,还可以在农村建立专家工作站、通过实施宽带进农村等工程增加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