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央文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这一战略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正确方向。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情况看,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有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各不相同。有的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有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这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在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国东西南北差异很大。如何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农业,既存在理论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存在体制机制问题,又有政策和策略问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为避免重蹈历史上的弯路,又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成功实践所取得的经验,在黑龙江省垦区建立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为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积累有益的经验。
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不同于过去已经搞过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综合试验区不仅要把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科研基地高标准地建设好,还应该把现代农业的博览展示、规范交易、精细加工、物流仓储、公共服务等包含在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黑龙江农垦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贡献更大,潜力更大,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总结已有的经验,把现有这种地方性的实践,提升到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层次,对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意义重大而深远。
把黑龙江农垦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是可行的。一是农垦已经初步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黑龙江垦区粮食大田机械化作业已经达到95%以上,田间作业标准化程度很高,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形成了由5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龙头企业带动的油脂、稻米、乳品、肉类等十大主导产业群。垦区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竞争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城镇化基础建设水平。二是农垦已经在黑龙江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发展层次,必然对全国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垦1986年就开始尝试“两场带四乡”,引领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现在农垦与县乡的合作,已经扩展到27个县,由开始时的单纯代耕发展到整乡土地承租经营,还合股创办了多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服务公司,不断把保护性耕作、模式化栽培和标准化作业、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等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理念扩散到附近的县乡和农民中去,带动了地方农户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三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农垦带动地方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在黑龙江垦区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把中央的这些战略思想率先变成现实,做出样子,为创新农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