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今年滁州南谯春耕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2007-04-13   来源:华夏农机网   

    最近,江苏省农机局徐顺年局长在部分市县进行调研时指出,江苏农机化事业经过“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已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江苏农机化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农机化的投入要由政府补贴、农民投入为主向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转变。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据统计,2004-2006三年,江苏省各级财政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3亿多元,吸引农民和服务组织对农机化的总投入超过60亿元,政府补贴资金引导作用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民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需求日趋旺盛,尽管财政导向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农民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进程看,农业机械化要实现持续稳步发展,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因此,在继续坚持不断扩大财政导向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既要积极争取银行、保险等部门的支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解决广大农民在筹融资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引导他们投资农机化,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让投资农机者有利可图,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机化,通过多策并举,建立健全以财政补贴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
    二是农业机械发展要由服务粮食生产为主向服务现代高效农业全面发展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近几年全系统的全力推进,江苏的三麦生产和水稻收获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江苏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已为期不远。当前,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点要逐步转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都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省政府提出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0万亩,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已成为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高效农业离不开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作支撑。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特色农机的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呈现出不少亮点,农机化发展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因此,在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当地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现代高效农业装备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基本形成农林牧渔业机械化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进入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是水稻生产机械化要由产中环节为主向全程机械化转变。水稻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和水稻生产效益。目前,从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看,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机插秧技术瓶颈已经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但产后的烘干、精深加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直接制约稻米品质的提高,影响了稻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亟待攻克的薄弱环节。各地要在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稳步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的同时,认真总结前几年试验示范的经验,加快低温烘干及精米加工技术的示范推广,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水稻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稻农收入。
    四是农机服务要由农机户服务为主向农机合作组织服务转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农机化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的路子。近几年,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步伐加快,以农机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加快了农机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全省农机专业户超过了18万户,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超过了145亿元。但总体来看,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组织虽然总量不少,其服务规模、服务水平、经营机制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还不适应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机的利用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迫切需要进行资金、机具、技术等要素的优化整合,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实力。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机户进行联合重组,进一步规范经营,打造品牌,做强实力。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指导、机具维修等服务,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关键农机装备和部件要由依赖进口为主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提高农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江苏实际看,农机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农机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开展原始创新难度很大。“九五”以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吸收日本、韩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成功突破了制约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机具“瓶颈”,而且促进了江苏省农机制造业整体制造水平的提高。当前,应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当前江苏省农机科技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尽快实现关键农机技术的跨越。根据江苏省现有基础和自身发展需要,对一些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要坚持在高起点上引进、高层次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组织农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推广部门联合开展攻关,进行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逐步改变关键农机装备和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六是农机安全监理要由注重牌证管理向全面规范化监管转变。长期以来,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把加强发牌发证管理,提高农机检审率,作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较好成效,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随着国家、省有关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具保有量迅速增加,且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机部门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法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积极倡导安全文化,推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重点由控制事故向预防事故、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防范、由重牌证管理向全面提高规范化监管水平转变。主动加强与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全社会安全大防空体系,加强综合治理,形成“政府负责、部门主抓、相互协作、社会参与”的执法机制,并在理顺体制和解决经费保障上取得突破;要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各类责任制,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机依法行政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9206-1.html

标签:农机 水平 提高 生产 春耕 今年

上一篇:内蒙古海南区多措并举服务春耕
下一篇:黑龙江大兴安岭区引进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