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姚庄村村民姚西锰,通过青岛港把一个价值20余万元的多缸曲轴货柜,发往自己设在巴基斯坦拉哈尔市的农机配件销售处。姚西锰兴奋地说,自去年9月在拉哈尔设立销售处以来,已通过设在国外的销售处卖出21个货柜价值650万元的农机配件。
临清市的农机配件加工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以松林镇姚庄村的姚建奎、姚桂林和仓上村的马修成等为代表的十几户农民,率先搞起农机件加工。据松林镇党委书记杨庆山介绍,当时农机件的生产规模很小,一个小作坊也就一台机器,四五个工人,年产值不过五六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的农机市场和维修点。一户干,十户跟;一人教,百人学,随着加工、经营农机件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去年9月,姚西锰投资200余万元在巴基斯坦拉哈尔市设立了农机配件销售处,为松林镇乃至临清市的农机配件销往南亚地区搭起一个平台,已先后有10多家企业通过他设在国外的销售处销货。到目前,临清市已形成缸套、连杆、曲轴、水泵、缸盖等较为完善的农机件产业群体,“东方内燃机”、“鲁联连杆”、“哈尔协”等12家骨干龙头企业生产的配件还实现了与中国“一拖”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主机配套。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机配件加工业实现产值10.11亿元,利税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28.3%。
临清市的农机配件加工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以松林镇姚庄村的姚建奎、姚桂林和仓上村的马修成等为代表的十几户农民,率先搞起农机件加工。据松林镇党委书记杨庆山介绍,当时农机件的生产规模很小,一个小作坊也就一台机器,四五个工人,年产值不过五六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周边的农机市场和维修点。一户干,十户跟;一人教,百人学,随着加工、经营农机件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去年9月,姚西锰投资200余万元在巴基斯坦拉哈尔市设立了农机配件销售处,为松林镇乃至临清市的农机配件销往南亚地区搭起一个平台,已先后有10多家企业通过他设在国外的销售处销货。到目前,临清市已形成缸套、连杆、曲轴、水泵、缸盖等较为完善的农机件产业群体,“东方内燃机”、“鲁联连杆”、“哈尔协”等12家骨干龙头企业生产的配件还实现了与中国“一拖”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主机配套。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机配件加工业实现产值10.11亿元,利税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