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闲置的拖拉机利用起来,提高机手的投资效益?焦作市经过两年尝试组建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合作社,使这一难题得以破解。
焦作市有耕地面积250万亩,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7868台,平均317亩耕地一台,比全省1704亩一台高出4倍。由于一年只能作业20余天,农机利用率低,平均作业面积少,影响了农机户的收益。
2005年,焦作市把农机作业当成一个产业来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采取系列化机械作业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机利用率低的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益。
博爱县金城乡心连心农机合作社2005年成立后,有7台收割机、12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齐全的配套机具。2006年“三夏”,合作社共作业5350亩,实现纯利12.3万元,平均每台机车作业764亩,每台获纯利1.76万元,比没有参加合作社的收割机作业亩数多1/3,其中社员齐文红在本地作业量达950亩,获利近3万元,从全市合作社运行情况看,单机作业量入社比不入社要多作业1/3到1/5,纯收入要多1/4以上。
一年多来,焦作市共组建210个农机合作社,其中经工商注册45个,加上全市先后组建的66个农机协会、53个农机联合体,使农机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上了档次。到2006年年底,全市70%以上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加入了农机组织和农机合作社。
修武县高村乡诚信农机合作社有4台850拖拉机和4台小麦收割机,合作社为农机作业提供优质服务,拉长作业时间,拓宽作业项目,先后至焦作、开封等地承接了园林绿化工程,从2005年“三秋”到今年3月,4台拖拉机作业收入达30万元,一年多就收回了购机投入。
沁阳市恒运农机合作社及早安排作业业务,作业范围扩大到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合作社的农业机械一年的作业时间已延长到9个月,单机纯利最高达6万元。
2006年“三秋”,焦作市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共组织3800余台拖拉机,到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跨区作业,相当于拖拉机一季变为两季,2006年冬季至今,焦作市共有500余台拖拉机到山西、江西等地跨冬、春耕作业。
农机服务产业化使农机作业时间拉长,有组织的跨区作业的拖拉机比没参加组织的拖拉机效益增加一倍。全市去冬今春参加跨区作业的1300余台拖拉机使机手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目前,焦作市跨区作业项目的增多,收割机从单纯的小麦机收作业向收获大豆、玉米等作物拓宽,拖拉机从农田作业向农业工程开发、绿化作业等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