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郸城:农机监理站组建“三夏”服务队
2007-05-18   来源:华夏农机网   

   ( 一)是推进优质绿色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提高绿色特色食品的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梅区种植业生产的整体战略。梅区目前已获得国家认定的10个A级绿色食品标识,包括洋葱、玉米、油豆角、胡萝卜、西甜瓜等100多个品种。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国家级绿色玉米原料基地50万亩),特色作物45万亩,占全区总耕地的90.4%。全区90%以上的农民都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绿色特色农作物的生产技术规程。全区拥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0家,绿色食品远销大江南北乃至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为完善这一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支撑,在今年的谋篇布局中,梅区在推进优质绿色特色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绿色特色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提高绿色特色食品的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上下功夫。

    具体实施三个带动战略。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围绕水稻、玉米、杂粮精深加工,洋葱、白菜、胡萝卜、油豆角等蔬菜深加工和存储,做大做强东正洒业、义德米业、达英九合面和山鹰集团等8大龙头企业。

    二是绿色生产基地带动战略。投融资1500万元建立绿色玉米基地、绿色蔬菜基地、绿色水稻基地和野菜基地,构建梅里斯、共和、雅尔塞和达呼店四乡镇为重点的绿色食品产业带,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

    三是实施名牌和精品带动战略。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像抓产值、抓利税那样抓名牌建设,下功夫培育20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国内知名绿色品牌,扩大品牌效应。

    (二)是按照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梅区现牛存栏量已达到8万头,生猪存栏7万头,山绵羊存栏13万只,禽存栏85万只,全区养殖奶牛的农户达7100户,养猪专业村达15个,养鸡专业村16个,畜牧业总产值实现30890万元。梅区今年研究的新课题:以伊利、齐梅两大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奶牛业;以金锣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生猪、肉鸡产业。实施大户带动战略,通过扶持和培育养殖大户,扩张畜牧养殖总量。以村屯为单位积极发展80个各类现代化养殖场和规范化畜牧小区,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构建以莽格吐、卧牛吐、雅尔塞、达呼店四乡镇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带,全区奶牛肉牛、生猪和家禽存栏分别要达到9万头、8.6万头和98万只。进一步加大乡村两级畜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区48个行政村防疫、灭病、繁育、售奶、青贮、饲料加工六不出村。搞好奶牛群体高产、生猪直线育肥等畜牧养殖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的同时,通过加大信贷资金、引进外部资本、启动民间资本等有效措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地资金保证。

    (三)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逐步建立农民--能人--市场、市场--能人--农民的劳务经营模式和劳务产业链。截止2006年末,梅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24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1%,劳务收入实现1.45亿元,人均劳务收入1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目前,全区有农民企业家620人。为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加大转移力度,梅区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方式,整合能人资源,培育劳务经纪带头人,逐步建立农民--能人--市场、市场--能人--农民的劳务经营模式和劳务产业链。继续巩固加强与北京、大连、青岛、郑州等外埠劳务输出基地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对接活动,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努力发展1000人以上的基地5个,50人以上的基地100个。瞄准国外劳务市场,加强对俄、日、韩等国家的劳务输出。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用工信息与农民及时见面,提高劳务输出就业率。大力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济实体。积极引导培训机构、中介组织创办集培训、中介、输出、维权于一体的劳务输出中心,加快劳务经济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四是按照“抗旱排涝防洪一体化;大型农机推广,小型农机普及的路子”,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梅区加大旱改水力度,使全区水田面积突破12万亩。完成46.2公里排水干沟及43条支沟排涝工程,争取资金提高135.62公里高三河堤防防洪标准。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造林4万亩。加强农机化建设,推广卧牛吐镇东卧村农机合作社成功经验,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力争新组建农机合作社3个以上。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发展农机专业大户,辐射和带动全区农机化加快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机制,引导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通过联户、联屯、联村等办法,实行股份合作。推广腰店村农民张真发明的“多功能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大八旗村村民颜井贵发明的“作畦深施肥多用机”等小型农用机械。鼓励支持农民发明创造,筹措农机化建设资金,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改造。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8772-1.html

标签:农机 三夏 服务队 组建 监理站 郸城

上一篇:科技助推垦区现代化
下一篇:宝鸡扶风:千余 “铁麦客”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