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邵阳市:部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2007-06-05   来源:华夏农机网   

  夏收开始了,当人们再次为秸秆焚烧问题伤透脑筋时,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却看不到秸秆焚烧的滚滚浓烟――这个镇1.2万亩麦田秸秆全部实现全量机械化还田。5月初,该镇被江苏省农机局确定为“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技术范本”,在全省13个省辖市的13个乡镇实施示范推广。

  近日,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专家组到公道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农民:地肥了,化肥少用了,产量提高了

  “秸秆还田,产量比不还田高10%,泥土摸在手上酥松绵软……”28日,在邗江区公道镇河西村,农民张庆忠拔起不同田块的油菜秸秆展示给专家们看,秸秆粗细一目了然。“自从搞了秸秆还田,我这12亩地的产量比别人每亩多50多公斤,肥料投入又比别人少起码20%,标准的两头赚。”

  省“秸秆机械化还田”专家组成员、省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邓建平介绍,根据专家组的试验论证,以每亩还田麦草300公斤计,土壤有机质可增加19%。

  公道镇河东村的种粮大户徐大忠说,他承包的160亩地,当初对搞秸秆机械还田心里也没底。

  2005年搞了一小块做试验,发现田里不再板结了,产量也增加了,稻米口感也比一般田块好。于是连续两年160亩全部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仅劳动用工每亩就比以前省好几个,亩产量也是年年有8%左右的增长。

  农机手: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由于秸秆还田配套机械需要55马力以上,一次性投入最少要5.5万元,一般农民会觉得投入高,回报慢,加上对市场没有信心,购机积极性不高,这成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瓶颈”之一。

  但公道镇农民的实践打消了这些顾虑。

  公道镇土念桥村农机手徐成扣,花5.5万元购买了一台“上海纽河550”中型拖拉机。他说,之所以大胆投资,一是政策有补贴,购置5.5万元的拖拉机时,拿到了农机购置补贴款0.95万元,个人投资4.55万元;二是现在许多农民已经算清楚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的账,认为秸秆还田确实减少了农本投入、增加了亩产效益。

  目前,徐成扣已经拿到秸秆机械化还田350亩作业订单,价格是30元/亩,他说,后面再争取百儿八十亩,目标是麦季收入1.5万元,稻季1.5万元,除去油料成本0.8万元,纯收入2.2万元基本没问题。农闲时利用拖拉机搞搞运输,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元。这样不到两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公道镇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械的积极性高涨。2004年公道镇仅有两台秸秆还田机械,目前全镇已拥有55马力以上的中型拖拉机22台。

  政府部门:政策引导 让新技术迅速推广

  公道镇秸秆还田技术得以迅速推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

  扬州市农机局局长朱建国告诉记者,今年省里出台了麦草全量还田“试点乡镇”补贴办法,稻麦两季秸秆机械还田每亩20元,而邗江区政府去年就开始实行秸秆还田每亩补贴2元的政策,为了鼓励更多农机手,这两块政策性补贴资金将直接补给从事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机主。但是,秸秆还田仅有一个公道镇显然不够。我市稻麦秸秆年产量近400万吨,被有效利用不足10%,显然,公道镇的麦田秸秆全量还田实践具有示范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8496-1.html

标签:农机 试点工作 保险 农业 部署

上一篇:河北:多方联手保“三夏”
下一篇:漯河郾城区: 党员干部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