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疆塔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
2007-06-18   来源:华夏农机网   

  近年来,我州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州农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农业产业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转变;四是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拓宽,非农收入明显增加。

  尽管如此,我州现代农业发展程度还不高,还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民应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等差距。从我州山区多、坝区少,立体气候明显,立体农业特点突出的农业自然条件出发,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培植大理特色、外向、高效现代农业产业这个重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不懈地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确保粮食稳定发展

  一是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节约用地,杜绝以任何形式不合理占地、用地,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通过合理轮作种植绿肥、秸秆过腹还田,充分利用沼液沼渣,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用地与养地结合,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二是坚持综合协调,分类规划,科学合理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依托各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以工代赈、烟水配套工程、扶贫千村推进等工程项目实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加大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凤稻系、滇粳系和楚粳新品种推广和更新换代。突出玉米优质高产抗病良种推广,加快杂交玉米良种更新换代。扩大水稻旱育稀植、种子处理、包谷育苗移栽、测土配方优化平衡施肥,机械深耕,水果自压滴灌、病虫害防治、间套种等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四是认真落实兑现中央、省、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地膜包谷等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五是强化农机化建设。加大农机补贴政策宣传,以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引进、推广各类适用农机具,组织好跨区作业,使农机作业量有大的突破。

  (二)加快特色产业培植

  要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在稳定优质粮食生产,提高烤烟生产效益的前提下,不断做大做强乳业、核桃、蚕桑、啤大麦、生态茶叶产业,提升生猪、无公害蔬菜产业,加快马铃薯、肉牛、家禽、花卉、优质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提高重点产业的效益和带动能力。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蔬菜、水果、茶叶、稻米、奶类、肉类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扩大生物农药推广,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发展无公害、绿色特色农产品,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效益。

  (三)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

  一是增强发展农产品加工意识,以粮、油、肉类、蚕桑、大蒜、核桃、梅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品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二是提升现有企业的层次,做大做强乳业,延长蚕桑深加工产业链,拓展茶叶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按 “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立省级、国家级农产品品牌。三是以服务为宗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强势龙头企业,扶持和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实现农企联动、产业带动、投资推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加速推进我州农产品加工工程建设。四是大力培植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网络和“绿色通道”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东南亚。五是提高农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市场组织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一要强化粮食和畜禽育种工程,努力使我州特有的高原粳稻育种,在单产达到超级稻水平的同时,品质进一步提高;选育适合多种用途和不同季节播种的高产优质蚕豆新品种;加大优良种畜引进、更新,加快牛冻精改良和二元杂交猪推广,完成牛胚胎移植技术示范;建立大蒜、蚕桑、无公害蔬菜、乳牛、肉牛、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二要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依托农业项目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示范样板,建设畜牧标准化养殖重点示范村,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明确科技示范推广责任范围和责任目标,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素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为核心,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推广转化长效机制。三是农技推广创新工程。以调动科技人员自觉创新、主动创新为核心,在推行农业科技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基础上,把农业科技人员职务与工作量和工作成效挂钩,按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贡献、服务农户的多少和服务好坏,决定评聘和兑现报酬,对在一年内没有任何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低聘或不聘处理。四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及时准确收集农业信息。充分利用大理农业信息网、“农信通”、农业新时空等信息平台,做好农业信息服务。五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外出劳务技能,自主创新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由劳务型向创业型转变。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

  要以宣传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大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加强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经营管理和规范使用,在种植业、畜牧业中一律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药物、添加剂。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的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依法制定动物防疫计划、措施,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疫情监测,建立稳定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投入机制,确保我州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8324-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大力

上一篇:河南:优粮工程为农民增收60亿元
下一篇:甘肃临泽:扎实开展“平安农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