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三夏小麦机收基本结束,收获小麦3亿亩,伴随新麦大量上市,国家最低保护价托市收购全面展开,请听中央台记者尹圣涛、白中华,山东潍坊台记者孙克毅的报道。
收的快,种的也快,机收价格也不错。正在院子里晾晒小麦的河北省清苑县白团村村民张根强这样评价今年的麦收。
“今年种了多少亩麦子?”
“今年种了9亩。”
“觉得能够达到多少斤亩产?”
“最低也得900多。”
“就是说900以上应该说收成都不错了。”
“对。”
“像病虫害、干旱,包括倒春寒还挺多的。”
“我们是到时候就打一回药,到时候就打一回药。”
说起今年麦收的特点,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总结为,多部门联动服务到位,投入机具多,收获速度快。其中平均每亩35元的机收价格农民机手都满意。
“截至目前,全国小麦机收已超过3亿1600万亩,是应收面积的95%,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主产区小麦收获基本结束。陕西、河北接近尾声。东北、西北、内蒙古春小麦将于7月份开始收获。”
伴随麦收结束,新麦大量上市,各地小麦保护价收购陆续展开。针对今年夏粮丰收形势,各地信贷资金加大。安徽、山东超过90亿元,河南达到200亿元。为方便农户售粮,中储粮总公司在粮食主产县乡安排了2100多个收储库点。
中储粮山东潍坊直属库主任万有祥说,“共设计了直属粮食库40个,仓储量是55万吨,准备资金8个亿,完全能够满足我们潍坊广大地区的农民卖粮。”
虽然今年夏粮丰收了,保护价也收购了,可不少农民还有两个返难事。一是市场收货主体多了,不知道该卖给谁。为此有关部门明确,售粮农民要想享受最低收购价,必须将粮食直接卖给承担最低收购价任务的最低收储库点。通过其他渠道销售的,不能保证享受最低收购价。
农民第二个担心的是小麦价格以后会不会涨,早卖了会不会亏。对此专家认为,国家政策仍是市场的主导因素,新麦收购价格将在持平或略高于最低收购价附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