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月,割麦秋播”。“三夏”大忙时节虽然已经过去,但笔者在“三夏”时节在家乡甘肃省宁县看到农家生产耕作模式悄悄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老式“牛工”遭“熊市”
骡马是农家宝,犁田耙地少不了!说也怪,今年多养了条骡子的四叔,门前反冷清了不少,往年这时他可俏得很哩!不是东家请,就是西家叫。今年这是怎么了,这令我很是纳闷,直到那天听见四娘嘟囔他,我心里的疑团才豁然开朗。原来,去年到处给人犁田赚了钱的四叔,今年在离忙天没几天时又买了头骡子,谋划着用两头骡子轮换这一季好再大赚一把。怎料想,由于近年来县里推出对农户购买农机实行政策性补贴,一些注重政策的农户纷纷买回了“铁牛”四处跨区犁田,加之其翻土深,作业快,又无需操心为人为“牛”管饭管料,备受农户喜爱,而像四叔的老式“牛工”也一下子没了市场,惨遭“熊市。”
镰刀“麦客”面临退休
“跟不上时代了,该退了!以后呀,这忙天也就只有咱观战的份了!”往年四处帮人收割小麦的老麦客老郭今夏“下岗”了,勤惯了的他一下子觉得很不习惯。
今年“三夏”,“铁皮麦客”田间走俏,镰刀“麦客”纷纷“下岗”。放眼宁县大地,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间轰鸣作业,昔日夏收“开镰”的景象正逐步被“开机”所代替。6月23日,该县春荣乡镇宁春村的村民张建宁的10亩多小麦田面临收割,他请来了来自陕西的“铁皮麦客”,两个多小时就收割完毕。他给笔者算了一账:要是雇人收割,60元的工价,还不容易找人,10亩多麦子收下来要花近600元,自己还得拉到打碾,加上其它花费,大慨需1000元左右。机器收割每亩40元,一共才花了400多,人还不累,机器收割就是好!今年“三夏”,在宁县再也不见了往年“开镰”时的壮观场景,一批资格很老的镰刀“麦客”纷纷退休了。据悉,该县塬面上用机器来收割小麦的农户已占到了95%左右。百余台山西、陕西的“铁皮麦客”也大老远赶来助阵抢收。
农资村口“打条”购
“现在买农资、化肥时村都不用出,安子村口上的‘农家店’里啥都有,不但送货上门,还能打条赊购,省事放心。”米桥乡安子村村民杨小军高兴地说。
据了解,像安子村口这样的“农家店”在宁县有近百处。入夏以来,宁县充分发挥农资经营网络健全的优势,采取连锁经营、超市经营模式,对化肥等紧俏农资推行“打条赊购”、送货上门的营销方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所需的农资,既便捷又放心,还可腾出时间来抢收。在方便农民购买农资的同时,“农家店”还为农民提供配方施肥、科技咨询等服务,指导群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