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实现了机械化耕田,组织化生产 ,市场化经营,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农业产业化致富之路
5月29日,正值春耕时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镇沈八村的农田里静悄悄的,看不到农民劳作的身影。而村里的大用农机合作社木材加工厂却十分热闹,只见这里机器轰鸣,40多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村民刘艳波放下手中的电锯对记者说,家里的20多亩地都入股到了农机合作社,已经有3年不种地了。现在丈夫在外面跑运输,她到这个厂干活。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顾10岁的孩子,一个月还能挣1000多元钱,村里好多人都特别羡慕她。
大用农机合作社拥有的产业不止木材加工厂这一个,不必种地而在合作社打工的农民也不止刘艳波一人。三年来,大用农机合作社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不断扩大发展半径,探索出一条“1+3”的致富之路,即农机化+(土地流转+转移劳力+农业产业化)。村民生动地形容它为:“一个轮子(农机作业)踏步走,两个轮子(土地流转)齐步走,三个轮子(劳力转移)跑步走,四个轮子(农业产业化)飞着走”。
“现在地好种,拖拉机一突突就种完了”
2003年,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大用农机合作社在呼兰区沈八村成立。呼兰区是典型的杂粮产区,沈八村也不例外,地块小而分散,一块地只有三四亩,大农机在地里作业几乎无法“转身”。因此,合作社建社初期,大农机和小地块的矛盾十分突出,大农机没有用武之地,自然也谈不上经济效益。
在这种形势下,合作社决定突破单一的农机作业经营方式,实行土地规模经营。2005年,合作社和村里156户农户签订合同,转包经营农民土地1500亩。2006年发展到5130亩,今年已扩大到2万亩,其中合作社自营5000亩,合作社+农户订单经营的“订单农业”15000亩。所谓“订单农业”是由合作社供种、供肥,统一技术指导,定价收购,农户自己管理的承包责任制。目前,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已辐射到周边4个乡镇12个村。
合作社看准了绿色食品这一商机,全部种了无公害玉米。从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加工、销售,完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程序组织生产,实行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种植。社员们说:“现在地好种,拖拉机一突突就种完了。”
只有将分开的五指握成拳头,才能形成力量。沈八村有148户拥有农机,原来都是一家一户生产,力量单薄。合作社组建后,将全村有农机户组织起来,建立协会,统一供油、统一质量、统一收费,从种到收农田作业项目为17项,过去13项要由人工畜力完成,现在合作社经营的土地有15项实现了机械化。
“社员要想富,得走产业化这条路”
如果合作社只在“地”里打转,让农机一年生产半年闲,合作社就无法发展壮大。
2005年,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开辟新的生产项目。利用周边富余的鸡粪、牛粪,配套建成有机生物复合肥厂,年生产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2.1万吨,全部用于绿色作物种植,一吨肥就节省成本500元钱。2006年,合作社配套建成粮食加工厂,将玉米深加工,外销到北京、大连等地,其效益是原粮的2.8倍;同年,建成木材加工厂,发展林业生产;合作社还成立了工程队,参加村镇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通过竞标承包了通村白色路面6.9公里,收入350万元。
产业化令大用农机合作社飞速发展。2006年,合作社收入645万元,其中70%来自各项产业。入股农户由当初的800户发展到现有的1100户。2003年,合作社入股总额为181万元(其中省政府投入100万元)。如今,合作社已拥有农业机械、加工机械、施工机械,基本建设等固定资产710万元。
“社里安排有活干,当年收入翻两番”
过去村民一年里是春播1个月,铲地2个月,秋收1个月,一年4个月农活,其余8个月都在“干待”。土地入股后,农民的时间更多了。合作社将全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粮食收购加工、造林积肥、筑路施工,将一年的生产项目排得满满的。社员们(合作社成员)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机器在响、马达轰鸣,人没有闲着的时候。2006年,合作社安排务工社员200多人,占实际入社农户劳动力的80%。
农民当然也富了。农机手陈广和对记者说:“入社前我一年干4个月活儿,只能挣4000块钱。入社后活儿多了,多挣了8000块钱,等于一年收入翻了两番。”村民许振克今春刚与合作社签了合同,成为“订单农业”户。他一脸轻松地告诉记者,他家的40亩地都种上了绿色玉米,1公斤玉米能比市场价多挣3角钱。而且合作社还给他提供种子、化肥,负责播种和收获。现在,春播已结束,他可以放心出去打工挣钱了。
采访结束时,望着绿意蓬勃的大田,大用农机合作社董事长林永明向记者描绘了合作社的发展蓝图:3年内,合作社将在镇里6个村发展绿色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产粮3万吨,使8个村3150户农民受益。同时做大做强优良种子、优质化肥两个主导产业,利用粮食加工副料发展养殖业、酿造业。 2005年,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开辟新的生产项目。利用周边富余的鸡粪、牛粪,配套建成有机生物复合肥厂,年生产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2.1万吨,全部用于绿色作物种植,一吨肥就节省成本500元钱。2006年,合作社配套建成粮食加工厂,将玉米深加工,外销到北京、大连等地,其效益是原粮的2.8倍;同年,建成木材加工厂,发展林业生产;合作社还成立了工程队,参加村镇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通过竞标承包了通村白色路面6.9公里,收入350万元。
产业化令大用农机合作社飞速发展。2006年,合作社收入645万元,其中70%来自各项产业。入股农户由当初的800户发展到现有的1100户。2003年,合作社入股总额为181万元(其中省政府投入100万元)。如今,合作社已拥有农业机械、加工机械、施工机械,基本建设等固定资产710万元。“社里安排有活干,当年收入翻两番”
过去村民一年里是春播1个月,铲地2个月,秋收1个月,一年4个月农活,其余8个月都在“干待”。土地入股后,农民的时间更多了。合作社将全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粮食收购加工、造林积肥、筑路施工,将一年的生产项目排得满满的。社员们(合作社成员)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机器在响、马达轰鸣,人没有闲着的时候。2006年,合作社安排务工社员200多人,占实际入社农户劳动力的80%。
农民当然也富了。农机手陈广和对记者说:“入社前我一年干4个月活儿,只能挣4000块钱。入社后活儿多了,多挣了8000块钱,等于一年收入翻了两番。”村民许振克今春刚与合作社签了合同,成为“订单农业”户。他一脸轻松地告诉记者,他家的40亩地都种上了绿色玉米,1公斤玉米能比市场价多挣3角钱。而且合作社还给他提供种子、化肥,负责播种和收获。现在,春播已结束,他可以放心出去打工挣钱了。
采访结束时,望着绿意蓬勃的大田,大用农机合作社董事长林永明向记者描绘了合作社的发展蓝图:3年内,合作社将在镇里6个村发展绿色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产粮3万吨,使8个村3150户农民受益。同时做大做强优良种子、优质化肥两个主导产业,利用粮食加工副料发展养殖业、酿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