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温大勇从事农机经营,不得不提起他今年刚刚退休的父亲温振朋。温振朋上世纪60年代支边来到兵团,最早接触农机就是在原一○九团机耕二队开链轨车。80年代,团场开始实施包产到户,多年从事农机作业的温振朋丢不下这门“手艺”,就借款买了作价归户的老式“东方红75型”链轨拖拉机。现在那台“老古董”还在运转,每当看到它,温大勇犹如看到父辈创业的艰难,也就是从这台“老古董”开始,温大勇接过了父亲的这门“手艺”。
让大儿子子承父业还不算,温老爷子还硬是把在西安已工作了四五年的二儿子温大志拉了回来。二儿子上大专学习的是机电专业,几年前已在西安一家单位上了班。如今回忆起当初父亲的决定,温大志觉得还是父亲的眼光比较长远。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温家农机事业越做越火。1998年购买了“东方红802型”和“1002型”链轨拖拉机;2000年利用团场购机贷款,投资60多万元买了一台“维美德8950型”大马力轮式拖拉机;2006年出资40万元购买一台二手“约翰吉尔7810型”大马力机车。同时,温家老三温大贵也成了哥哥温大勇的得力助手。
当过连队党支部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的父亲,在手把手地教儿子技术的同时,也教儿子做人的道理。有的贫困户暂时没钱出机耕费,温大勇就先干活,账先赊着。“到现在,机耕费欠四五年的都有,都是左邻右舍的,哪能上门去要。”说起这事儿,温大勇爽朗地笑起来。今年7月中旬,一○九社区遭受了洪灾,温大勇主动用自己的小皮卡车,无偿为连队拉防洪物资,而他自己在团部的家和建材店却进了水,造成1万多元的损失。温大勇的行为赢得了职工对他的信任,不光信任他的技术,更信任他的为人。一连指导员李建新告诉我们,到农忙的时候,外面的农机会来连队拉生意,职工们都毫不犹豫地拒绝,坚持一定要温大勇给他们干,“他干活职工心里踏实放心!”
其实,温大勇完全可以到外面开创更大的事业,但他没有这样做。用他的话说,人不能光想着自己挣钱,这里的职工更需要我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