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正享受着空前丰富的改革成果。
胶州市的林素萍是位大龄下岗职工,一直为生计犯愁。胶州市劳动保障局在开展大龄职工再就业工程中,主动把社区管理员的岗位送到她门上。现在她每月工作10天,工资是250元,同时兼做其他零活,一个月可收入七八百元。
胶南开发区袁家村村民徐从富,今年春天因肝昏迷住进医院,如果在过去,高昂的医药费会使农家难堪其累。但胶南市提高住院报销比例的新政策使老徐深受其利。他两次住院花去医疗费近3万元,而个人仅负担了4500多元。
没有广大农民的富裕,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新农村。这几年,我市牢牢把握这个原则,深入持续地以支农惠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上新水平。
自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5号文件;连续召开了4次现场直播的农村工作会议;连续4年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特别是市财政的“三农”资金投入,年均增长31%,今年预计可达15.6亿元。这4年,全市各农口部门还不断加大争取国家扶持资金的力度,共争取国家扶持资金6.8亿元用于农村的各项建设。
一方面投入,一方面减负。2005年,我市比全国、全省提前一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和“两工”,全市农民人均减负142元。同时,全市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几年来,累计发放粮食、良种、农机、农资“四补贴”2.6亿元,农民年人均直接受益近50元。
如今,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其中,全市用了两年时间全部解决了2017个村庄、138万人的通自来水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化;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在种植业重点实施了“四百工程”建设,已经建成了“吨粮田”标准的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今年又全面启动了100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的建设。而花生和果茶两个100万亩示范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各项社会保障事业同步推进。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04年以来,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18.2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组织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3.2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2.2万人。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发展迅速。首先是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全市平均筹资水平达到每人61.25元。同时,加大了市级补助力度,促进各区市新农合工作的平衡发展。4年来,全市有324.76万农民从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