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忙了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如今入股合作社之后,不种地白给钱,还能外出打工
我市农民向“土地股民”转变
王成是肇州县兴城镇德宣村地地道道的农民,2006年,他将30亩地入股到肇州县兴城镇富民农机合作社。“没想到,不用种地,收入却高了很多,合作社除了每亩给保底收入200元以外,还给分红,我们还能到外面打工赚钱。”
10月16日,记者见到这位正在田间收玉米的王成,他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家人忙种地,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地全交给合作社种,30亩地一年就能挣6000元,我外出打工,一年挣1万多,以往两年也挣不来这么多钱呀。”
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像王成这样入股的农民,在肇州县兴城镇德宣村就有30多户,他们以土地入股,每年都是旱涝保收,一亩地白拿200元。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放心地到外地打工或者入合作社打工赚外快。
“我市现有大小农机合作社136个,明年,将加大力度,组建新型农机合作社200个,基本可以满足农田标准化作业需要。”市委副书记忽培元在全市秋季农田建设暨玉米膜下滴灌整地肇州现场会上强调。
政府支持走集约化发展,市政府投资30%,县(区)政府及农户自筹资金70%,每个合作社匹配资金达100万元。
合作社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济实体。经营范围也将扩大到机械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经营作业,实现统一生产、统一停放,统一作业指挥、统一作业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和结算、统一供油、统一保养和维修验收标准。
同时,新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也将由参股人商讨选出理事长、经理、理事会主席等。参股人为农户、农机大户、集体机耕队、村集体和社会自愿参股者,其中参股农户应达到60%以上。自主经营、统一管理、财务公开的新型农机合作社有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做技术骨干,一定会给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新组建的农机合作社将按市场规划管理模式,开展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新组建的农机合作社是围绕旱田、水田、饲草青贮三大作业区建设。以前采购设备单一化,如只购进玉米收获机或者只购进水稻收获机。明年,引进的设备将完成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和农副产品加工一整套作业,实现单项作业向全程作业、单机作业向配套作业、本地作业向跨区作业的转变。2008年,将主要以旱田机械整地、玉米收获作业为主。”市农机推广站副站长杨显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