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雨养农业向避灾农业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已经给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从现实情况看,辽宁农业仍然是雨养农业,要摆脱雨养农业的束缚,主要的途径是大力发展避灾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深入研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重大影响。研究建立各种灾害应对的适应性措施,提高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二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针对不同级别气象预警,快速行动,全力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农业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参与意识。三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旱作农业示范区规模,形成旱能灌、涝能排。四是大力推进以设施农业为主的避灾农业。从规划入手,选准适合区域,科学设置小区规模,推动规模发展。
积极应对资源约束变化,推动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 现在的经营方式还很粗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各地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形成辽西林草畜牧业、辽北粮牧并举、中部平原水稻和精品农业、辽东特色林地产业、沿海水产及畜牧业和优质水果的五大优势区。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大力推进优质粮工程、测土配方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三型”农业。努力推动节能减排“三型”(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农业用水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重点区域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地区累计形成335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能力,实施山水林田路统一治理。
积极应对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推动劳动力转移由无序流动向有序引导转变 近年来,辽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同时,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给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兼业农民、两栖农民增多,农业生产出现经营粗放,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既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又要提高农民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一是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9+1”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二是广开门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建立健全政府和民间劳动力输出中介机构,使农民务工走上组织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推行定向培养。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在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生产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四是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抓好农业社会化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物资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和环保服务。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向农业市场化、组织化方向转变 自去年秋冬以来,国内国际市场不少农产品的价格渐次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针对市场变化情况,不仅要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更要防止可能出现的农产品价格下滑、市场疲软、销售压力增大等问题,防止“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再度发生。一是树立市场开拓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对市场发展的预见力,对市场变化的分析力,对市场波动的调控力,对市场开拓的服务力,扩大销售,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三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农产品,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和经济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区域。四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五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和提供更多更优的农产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供给作出贡献。
积极应对城乡格局变化,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给“三农”工作提出很多新的要求,一是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重点研究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阶段性步骤,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和途径,构建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二是抓好统筹城乡的规划布局。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打破城乡分割,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全县的“城乡规划”。三是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加大县域工业园区支持和培育力度,使之成为辽宁振兴新的增长点。四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计划、有重点地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网、道路交通网、电网、医疗卫生网、就业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网、商品流通网,逐步覆盖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