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牛盾会见孟山都公司总裁格兰特先生一行
2007-11-15   来源:华夏农机网   

    就光热条件而言,地处新疆西北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并不占太大优势。塔里木盆地周边的杏子、核桃、石榴;哈密、吐鲁番的红枣、无核白;天山北坡的酿酒葡萄,伊犁河谷的红提,博州两县一市要么不太适宜,要么形不成规模。甚至棉花,博州也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属于非宜棉区。在南疆长期工作过,对林果业和棉花情有独钟的史少林书记对此深有感触。

    在耕地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情况下,博州农业增产的潜力在哪里?农民增收的亮点又从何而来?博州党委、政府的回答是通过发展标准化农业,让土地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博州农技开发中心副主任卡米力谈到,2005年,博州农业部门制定了棉花高产模式以及小麦、玉米、甜菜等作物的无公害栽培标准,从良种繁育、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到平衡施肥、节水灌溉、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各个不同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

    制定标准不难,难的是各项措施的落实。这几年,博州每年春耕时节都派出三个工作组,分赴两县一市抓各项增产增效措施落实。州、县(市)、乡三级党政一把手以及分管农业的领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示范田,而且这一块块示范田不是用来摆样子的:究竟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推广了哪些新品种?增产效果如何?秋后都是要算总帐的。

    “一年庄稼两年种”,说的是尽管绝大多数农作物播种的时间是春天,但决定收成的很多因素从上一年秋天就必须开始操心了。对于博州来说,包括秋翻冬灌在内的秋季5项工作,重中之重还是残膜残梗的清理。“我们种了20多年棉花,每亩地每年按5公斤薄膜计算,相当于在地里铺了7层塑料薄膜”。博乐市达勒特镇一位干部说道。

    农田大量残膜不及时清理,既影响种子发芽,也容易造成土地板结。这几年,博州各地农村除了使用残膜回收机对残膜进行回收,还动员农民用钉齿耙进一步清理。博乐市一些行政村还制定村规民约:残膜不清理干净,拖拉机不允许下地,水管部门不给配水。

    尽管还远远谈不上大功告成,但博州在残膜清理方面付出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2004年,州农业部门采取抽样的办法,对两县一市农田残膜回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每亩地残膜滞留量15.38公斤;今年3月,农业部门又在100多个观测点进行抽查,亩均残膜量减少到10.74公斤―――依然不能乐观。

    全州范围内的农机手操作技能“大练兵”,这几年每年春、秋两季都开展得轰轰烈烈。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找一块空地作“演兵场”,农机手轮番上阵,犁、耙、播……十八般武艺,一样一样当场演示。合格者颁发上岗证,不合格者重新“回炉”,否则不允许下地作业。

    精河县今年春天开展的“大练兵”,有16名农机手获得“红旗农机手”称号,还有20名获得“优秀农机手”称号,同时也有40多名农机手被“红牌”罚下场。

    在“大练兵”基础上,各县市从2005年以来,农机手下地必须具备“三证(上岗证、执照、行车证)”和“两物(划行器和标杆)”。以往对农机手没有严格要求,相当数量的农机手技术不过硬,工作态度也相当“马大哈”,棉花、油葵播得歪歪扭扭,地边地角全都浪费了不说,还给以后的田间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有了划行器和标杆,拖拉机就像有了“准星”,农机手只管“瞄准”就行了。

    精量播种对于南北疆的农民属于新名词。博州今年精量播种达到9万亩,品种主要是棉花、油葵和黄豆,通过气吸式播种机,一穴只播一粒种子。这就意味着同一个生长空间,同等的施肥量,过去是四五棵乃至七八棵幼苗在争营养,现在是一棵苗独自在美滋滋地享受。而且种子成本节约了―――过去一亩棉花用种量7公斤,现在只需2.5公斤,每公斤棉种售价4.5元,亩均节约种子成本20元。

    精量播种还意味着农田里不存在作为陪衬的多余种苗,从而节省了定苗成本。博乐市农民算过帐:请人给棉花定苗,一幅四行棉花,按每米6分钱计价,一亩地大约400米,就是说每亩棉花农民还可以省下24元定苗成本。

    精河县从2005年开始推广精量播种,去年全县精量播种面积820亩,今年猛增到2.5万亩。“采用精量播种的棉花开花早、结铃早,棉铃大,增产性状十分突出。”县农技中心负责人杨连成介绍。由精量播种又衍生出种子人工粒选,以及种子包衣技术的普及。通过这一系列环节,种子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从而保证了发芽率。

    生态农业的概念在博州农村也逐渐深入人心。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各县市普遍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高效农药,并且通过在农田周围安装杀虫灯,悬挂黄板等措施来消灭蚜虫等害虫。全州120多万亩总播面积,据不完全统计,亩均农药投入比前些年减少了30元。农药用得少了,“花媳妇”、草蛉等益虫的数量就增多了,害虫更无藏身之处了。

    “过去我们到棉田里走一趟,裤腿上全沾满了粘乎乎的蚜虫分泌物。现在好多了。”博尔塔拉的农业技术人员还谈到,这些年当地农村乌鸦、麻雀明显多起来了,这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关系。

    再就是节水农业的话题。尽管博尔塔拉境内几条主要河流水量丰沛,而且全州还有大大小小75条山沟水、17处平原泉和52处山泉,年径流量达到20.26亿立方米,但从农业灌溉的实际需求看,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同样存在,生态用水矛盾尤为突出。这几年,博尔塔拉加大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力度,两县一市都下了很大功夫。

    博乐市早在2001年就成为全国300个高新节水重点县市之一,每年投入喷、滴灌设施的资金都达800万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全市高标准节水面积已经达到17.6万亩,其中喷灌6.37万亩,滴灌11.25万亩。“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再新增高标准节水面积15万亩,届时全市70%的农田都将采用高新节水灌溉方式。

    精河县膜下滴灌面积7.4万亩,其中有压滴灌2.4万亩,膜下软管灌5万亩。采用膜下滴灌的棉田,亩灌溉定额只需300立方米左右,而且耕地利用率提高8%(无需打埂子了),人工成本和化肥等物化成本也减少了,从而实现了棉花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精河县皮棉单产仅有三四十公斤;后来推广窄膜棉,单产最高可达100公斤;再后来是宽膜棉,单产进一步提高到120公斤;这几年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每亩地籽棉产量又增加50公斤。”精河县农业部门的同志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棉花产量变化了如指掌。

    “精量播种加上膜下滴灌,博州棉花在现有基础上,籽棉单产再提高80公斤没问题。”博州农口有关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

    “同样种棉花,其他地方的滴灌棉花地不咋样不咋样一亩地籽棉收了400多公斤,我们村顶多只有320公斤。”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萨英铁热克村的农民说道。2004年县里推广“小白龙”节水技术,农民每亩地只需掏10元,其余投入由国家补贴。可是当时村里很多农民习惯于大水漫灌,担心滴灌浇不透棉花地,10元钱也不想掏。这两年很多地方农民都尝到了节水农业的甜头,呼萨英铁热克村的农民也想通了,可是国家补贴的“班车”却开过去了。

    我们在呼萨英铁热克村调研时,村里的干部正在筹划打机井、安装滴灌设施的事。尽管现在一亩地滴灌设施加上打井费用需要投入600元,可是村干部表示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即使国家没补贴,村集体补一点,农民再自筹一些,无论如何也要办好节水农业这件大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7054-1.html

标签:农机 先生 一行 兰特 总裁 公司 会见

上一篇: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
下一篇:耕种机械需求大增 农业机械化向纵深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