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央企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2007-12-19   来源:华夏农机网   

    江西是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所占比重较大的省份,三分之二的国土是山区,林业县达70个;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乡村人口达3300万。对于这样一个地方,要想取得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其中,新农村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江西会如何做呢?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工部部长、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吕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江西计划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筹集资金,使2008年全省财政和项目捆绑资金投入试点村建设的总量将达到16亿元。“这项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资金投入的文件,是新任省委书记苏荣上任后批的第一个文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在我省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而农民幸福、乡村生态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吕滨说。

    新农村建设 江西先行

    中国经济时报:“新农村建设”这几个字在近两年很“红火”,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主题就是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了解,实际上江西是第一个提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省份。

    吕滨:是这样的,最早是我省赣州市在2004年9月,作出《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启动了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5年4月,我们及时总结赣州等地的做法,专门去北京向中农办汇报,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在200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安排江西省作了典型发言。2006年《中办通报》发表了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专刊。江西的新农村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及不少部委安排人员来这里专题调研新农村建设;全国三十个省份300多个团组来我省考察新农村建设。江西作为井冈山精神发源地,弘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革命精神,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创始地,彰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发优势。

    中国经济时报:江西为什么能够首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吕滨:这和江西省的基本省情是分不开的。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内陆省份。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中,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反差。“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城乡面貌的差距。要缩短差距,改变旧面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不得不下大力气,实事求是地解决“三农”问题。

    另外,江西省农业资源禀赋好,盛产水稻、木竹、水果、禽畜、优质水产等,生态资源好,矿产资源丰富。这些基本情况都给江西建设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而我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从解决农民最迫切的事情入手,以“三清六改四普及”(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拦、改房、改环境,普及电话、有线电视、沼气、太阳能)为切入点的,一下子就吸引了农民积极参与。近两年来,我省有两万个村庄,几百万农民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

    “农民才是发展中的主体”

    中国经济时报:有句话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但也是先尝鲜的人。江西率先开展试点以来,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实质改观?

    吕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江西致力于“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围绕“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作文章,着力开发利用山水资源,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开发,构筑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目前,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在全省基本形成了粮油、生猪、水产、蔬菜、禽蛋五大省级主导产业,棉花、甘蔗、茶叶、烟叶、蚕桑、白莲六大区域主导产业,以及南丰蜜橘、赣南脐橙、环鄱阳湖优质水产等一批块状和带状产业。

    根据统计数据初步估算,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010元,同比增加11.9%。产量增了,价格升了,补贴多了,农民钱袋子开始鼓起来了,这是农民最愉快的。于是他们开始筹划买农机、盖新房,修路、改灶、改厕的积极性也不断上升。实践证明,只有满足了农民发展生产的愿望,才能更积极地调动起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积极性。

    中国经济时报:你刚刚提到,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点很重要。具体是怎么做的?

    吕滨:当初赣州市就创造“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受益主体,同时也应该是建设主体。这一点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显著特色。村庄整治搞不搞、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都由农民填表画勾表决,85%以上的农民同意才行,充分尊重了村民的意愿。

    同时,在各地试点村活跃着一批不计报酬,由民选、民办、民管的农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村民推选的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职工、老教师及积极分子)担当,他们在农民中说话很有分量,许多棘手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有力地推动了试点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我们强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国家的扶持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农民做一切。政府不能靠发文件“下发”一个新农村。我们要坚决防止和克服等待观望、不思进取、不推不动的思想。只有广大农民把自己当成家园建设的主人,才能建出真正的新农村。

    中国经济时报:农民是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政府的主导作用怎么体现?

    吕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城市带动农村繁荣的过程,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把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的过程。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要求,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主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做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时,加快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注意把新农村建设与县城、乡域产业机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生态旅游发展、村落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政府注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利用城市资源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来支持、扶植和补充新农村发展。

    第二次领跑

    中国经济时报:十七大后,全国各地都在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江西前两年先走了一步,在新形势下,又有什么新的发展思路?

    吕滨:首先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不进则退。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深化和创新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措施、创新的手段、科学的管理来推动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农民感觉到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要让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的文化生活资源。我们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地域相近、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农村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步改造为新兴的村落社区。

    通过这两年的试点,如今,在农村一些社区,磁卡电话、邮筒、社区医疗站、托管站、日用品超市等已不是新鲜事物。

    中国经济时报:在苏荣书记就职感言中,我们注意到他特别提出要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怎么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吕滨:江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我们不能为了当代的经济发展就牺牲后代的生态资源。按照苏荣书记的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立足江西优势发展的原则,在各地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将“猪―沼―果”生态工程与村庄整治、沃土工程、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加大推广力度。

    比如我省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程,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山下养猪,沼气煮饭、沼液施肥”,像在赣州市就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而在九江、上饶、吉安等地,就以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把当地的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风景名胜以及婺源县、星子县等生态县与沿线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结合起来。总体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村,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6779-1.html

标签:农机 业绩 稳步 增长 经营 央企 创新 激发 活力 制度

上一篇:金山区做好2008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 提出四点要求
下一篇:最新发现与创新:黑色液态地膜解决“白色污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