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垦在推进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2007年,农垦粮食产量达431亿斤,商品率高达86%,农垦粮食的增量占全国增量的20%以上。
农垦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比全国高出一倍以上。大宗农产品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奶牛冷冻精液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良种奶牛群约占全国的50%。
农垦的粮食、天然橡胶、棉花、蔗糖和畜禽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大大高于农村。2007年,农垦粮食产量达431亿斤,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20%以上。棉花产量156万吨,占全国总产的21%;天然橡胶产量34万吨,占全国总产的61%。单产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粮食亩产达381.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8%;棉花亩产14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牛奶单产410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3%;糖料亩产469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8%。
农产品质量水平普遍较高。近年来,绝大部分垦区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全过程的生产和管理,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研究编制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从规范追溯编码体系、把握农产品生产流通关键点、完善代码传承信息等方面对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做出原则性规定,指导和规范不同生产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农产品质量水平普遍较高。
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农垦具备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和条件。农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劳均耕地达53亩。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200亩,种植业劳均年生产粮食35.4吨,居全国最高水平,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农垦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是农垦经济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农垦系统充分发挥农垦集团化、产业化和组织化优势,拓展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境外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加大。黑龙江垦区在俄罗斯的粮豆等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广东等垦区在境外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和加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部分项目开始投产;云南、广西垦区境外“替代种植”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