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9日,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重大项目动员大会召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启动试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工作),意味着‘全域成都’理念下的城市结构调整已经开始。”
从“成都”到“全域成都”,在地理面积和人口数量上并没有变化,只是要借这个概念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城乡发展的有机衔接,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
实施城乡统筹战略4年多来,成都市一直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并在就业机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系统性的创新实践。从2004年2月至今,成都市相继出台了50多个政策文件,涉及规划管理、户籍改革、产业布局、乡镇区划调整、机构改革、公共财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众多领域,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坚冰,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整合机构:探索“大部门体制”
“拨打962110,只要你不挑不拣,两个工作日内一定给你一份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这就是成都市就业援助热线的效率。2006年2月,成都市率先成立了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督导办公室,统筹城乡劳动就业,2007年9月更名为城乡就业督察专员办公室。
从“就业督导”走向“就业督察”,一字之变,意义深远:督察办的职能,是统筹督促区、市、县、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将就业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劳动者。从原先对各区(市)县的指导到如今的书面通知、限期整改,工作的力度显著增强,阶段性的督导机制开始向就业督察长效机制转变。督察办将第一个工作重点锁定在完善考核体系,《2006年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主要考核指标》、《2007年成都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指标体系》依次出台。
督察办副主任张小江说,在成都,普惠、扶持、援助三大就业促进制度已经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援助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政策体系、政府目标责任体系等六大体系业已成形。
普惠意味着广阔的覆盖面。成都市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共860万人,都成为了“三大制度、六大体系”的受益人群;“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也成为扶持的重点对象;“962110”更是成为街知巷闻的就业援助热线。
截至目前,成都市在城市社区建立了1000多个劳动保障工作站,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分别建立了80多个和50多个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站,督察办动态掌握了全市628 49万适龄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实施了就业实名制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动态管理工作。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从2001年到2006年,成都市每年有11.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的4%降低到2006年的2.8%。
城乡就业督察办的设立,是成都市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一个范例。从2004年起,成都市就开始对城乡分割部门动起了“手术”:撤销市农牧局、农机局,成立市农业委员会,区(市)县成立城乡一体化工作局或农村发展局;撤销市交通局、市政公用局,成立市交通委员会。通过机构改革整合,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行政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使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再“城乡分治”。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是一张‘大网’。要突破这张‘网’,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至为关键。”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大保障。在4年多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成都破除了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一个个障碍,从体制和机制上初步扭转了‘重城轻乡’格局。”
资源配置:积极用好“市场之手”
实行城乡统筹后,成都市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年年保持成倍的增长,4年来财政投入高达120多亿元。
比如,在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公共服务、缩小生活水平差距等方面,投资10亿元对农村中小学实施标准化建设,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进行统筹调配,划片进入公办中小学,一律取消借读费;在全市农村推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对过去已征地农民中,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由政府一次性缴纳养老费和医疗费后,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和享受医疗保险等。
“新政策实施之初,政府的强力推进非常必要,但要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持续动力,必须依靠市场。”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孙平说。2007年初,成都市提出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农业领域的金融体制创新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农业投入大,风险高,如何解决发展现代农业“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资源的思路逐渐清晰,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农发投)应运而生。
由市财政注资6亿元成立的市农发投公司,集中了原来分散到10多个部门的支农资金。“通过政府引导,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让企业来发挥作用,以巩固城乡统筹成果。”公司董事长郭金安说,“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2007年3月才正式成立的市农发投公司很快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大平台;撬动了社会资金;产生了联动效应。大邑县6000个标准化蘑菇房的建设,成为市农发投公司支持建设的第一批项目之一。
大邑县的苏家镇梓桐菌业合作社共有93个标准化菇房。记者走进一个大棚,只见有8排立体式种植的蘑菇,每排7层,白色的菌丝泛出土层。“一个菇房107平方米,有效面积达到400平方米至450平方米,相当于一亩三分地,而且比普通的地棚单产高、品质好。”大邑县农业发展局的余学兵是菇房的常客,他负责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据他估算,一个大棚每年的纯利润在1.3万元到1.5万元。
梓桐村的李娟在2007年4月底建了20个标准化菇房,市农发投公司给每个大棚提供了2.5万元贷款。从建成菇房到现在,一直不断地有人来查看李娟家蘑菇的生产销售情况:“政府的,市农发投的,县农发投的,还有定点的供种公司和技术员都来看过。”
李娟所说的县农发投公司是一家为大邑县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融资公司,与成都市农发投公司是业务指导关系。公司董事长熊元洪解释说:“县农发投公司作为一个业主,委托发放市农发投公司贷款1 68亿元,再与具体的农户联系。给农户的每个大棚补贴的2.5万元,前3年由市农发投公司和县政府地方财政各贴一半利息,等于对农户3年免息。”
在收购季节,市农发投给收购企业兰田公司提供5000万元贷款补充其流动资金,一年内一次性返还。农发投公司支持企业,企业服务农户,产业链条才能运行起来。
可以说,成都市农发投公司的成立,是运用市场机制激活民间资金、盘活社会资金的典范:既探索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规范了资金的使用管理,又引导聚集了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引导了土地流转、大力推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并且还积极拓展了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手段。
区域相融:实践“全域成都”理念
新都区地处成都市北部,属于成都市第二圈层,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成都市一个发展不错的区域,由于新阶段成都向东、向南发展的趋势,新都发展一度陷入徘徊。“新都要发展,必须融入‘全域成都’,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新都区委书记杨羽坚定地说。
2007年7月28日,在《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首提“全域成都”概念,即将成都作为一个城乡综合体来考虑,彻底打破了二元结构。这一理念,将成都市的城乡统筹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新都人将新都放在“全域成都”的大环境中审视自己,发现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新一轮成都市总体规划,新都区将和青白江区组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北部新城”,成为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
新都人开始打造三大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宜居优势。首先,基础设施向中心城区看齐。按照“九纵六横一环三轨”的规划,与区外连接的多条快速通道已经贯通,依托交通线路建立的新都物流中心到2010年货物年处理量将达2100万吨。同时,按中心城区供电标准进行配套,并建立城乡一体供水体系。
其次,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布局调整,使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一区一园一中心,两城两镇两区域”的规划成型,工业依托工业集中区与家具产业园,壮大机械、电子、医药、食品、家具五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依托物流中心和北部商城,谋求突破;农业重点依托两个重点镇和东南、西北两个农业片区,促进现代都市农业。
再次,突出利用新都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比较优势,打造“香城”品牌,提升宜居优势。
将自身融入“全域成都”来确立发展方向、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成为成都市各个区市县不约而同的选择。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锦江区三圣街道办,过去是有名的穷乡,2003年起,农家乐“五朵金花”相继绽放,将农村环境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民打造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城里人提供了休闲场所,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2007年,温江区在从城郊型向城区型发展的过程中,将区域发展形态转变的趋势和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诉求有机结合,村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村集体土地以股权的形式,量化到每个村民人头,使农民的身份真正得以转变,拓宽了城乡统筹的道路。
地处远郊的邛崃市羊安镇,以土地整理为契机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和向城镇转移居住、土地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纯农地区现代化作出了有益尝试。
成都市各级领导干部深知,在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成都市已明确提出了未来10年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力争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达到75%,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满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到那时,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将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