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油价“破百”,中国如何应对
2008-01-05   来源:华夏农机网   

 

日期:2008-01-07 16:27 作者:赵永平 来源:人民日报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去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产量与效益同步提升。经济作物生产走出粮上经下的怪圈,多数经济作物总产、单产效益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柯柄生说,总体上看,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保障市场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还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柯柄生说,尽管目前粮食总产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全国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只有380公斤左右,比历史最高水平低30公斤,与8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展望未来,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需平衡压力仍大。

  柯柄生分析,从农产品需求看,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产品需求。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扩大了农产品需求。

  从农产品供给看,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发生了新变化:资源对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农业;全球农业减产加剧了农产品供给压力。

  因此,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加强农业生产的弦要始终紧绷。柯柄生表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从生产环节调控是治本之策。当前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通过各种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转向农业,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粮食主产区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更加重视土地复垦、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大提高国家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提高耕地内在质量。

  二要强化科技保障。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尽快在一些重大技术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大“科技入户工程”等科技推广重大项目的实施力度,鼓励支持农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形成多元化、广覆盖的农技推广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三要加强农民培训。发挥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它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在岗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6667-1.html

标签:农机 应对 如何 中国 油价

上一篇:淮北市2007年度农机购置补贴287.67万元全部落实到位
下一篇: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