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闵恩泽和吴征镒,分别获得500万元的高额奖金。
此前获奖的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等10位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都享有崇高声誉。
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浙江捧回29项科技大奖
浙江捧回29项科技大奖获奖总数近10年来最多,技术发明奖占全国1/8
获奖总数近10年来最多,技术发明奖占全国1/8
我省捧回29项国家科技大奖,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浙江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省市前列,也是近10年来我省获国家奖项目总数最多的年份。
浙大9项,理工大3项
28项获奖成果中有15项是我省为主完成,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等完成的“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和曹一家教授等完成的“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浙江理工大学赵匀教授等完成的“高速插秧机的结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等六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徐志伟等完成的“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其他7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浙江获得15项国家科技奖,今年的获奖总数打破了这一历史纪录。“这和我省近期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密不可分,在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之后,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实质性提高。”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浙大还是我省的获奖主力,该校这次共获9项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一些地方院校获奖项目也逐渐多起来了,浙江理工大学这次有3项,其中2项是技术发明奖;浙江林学院获得一项科技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国家科技大奖零的突破;此外温州医学院也实现了国家科技大奖零的突破。
发明奖超过全国民用项目的1/7
2007年浙江共获得技术发明奖6项,超过全国民用获奖项目(39个)的七分之一,是全国总的发明奖的八分之一多,这是我省此前从未有过的。获发明奖项目大都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获奖项目基本都是科研人员10年以上的潜心研究成果。早在1986年,浙大叶志镇教授就开始研究“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结出硕果;1994年,浙江理工大学赵匀教授开始研究“高速插秧机的结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他从基础理论、结构平台开始做起,不走国内其他大学院校、大企业走的仿制日本样机的路(现在已证明不成功),走出自己全新的路子,获得授权发明8项,已经被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等多家国内大型农机企业看中转让,仅今年就获得转让费280万元。
这次我省有2家民营企业为主及单独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充分说明他们对科技进步的重视。
2007年国家科技奖浙江省获奖项目
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叶志镇、吴惠桢等)
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曹一家、叶旭东等)
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
刨切微薄竹生产技术与应用(李延军、杜春贵等)
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竺韵德、程隆棣等)
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陈纯、金小团等)
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苏为科、夏建胜等)
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方法及应用(陈本永、李达成等)
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赵匀、陈建能等)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7项)
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徐子伟、李永明等)
基于丝素反应特性调控原理的蚕丝高色牢度染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邵建中、沈一峰等)
新型有机膨润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朱利中、陈宝梁等)
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李兰娟、俞云松等)
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姚克、申屠形超等)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研究(瞿佳、管敏鑫等)
全合成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吴兴坤、王建沂等)
(以上都是浙江为主完成)
此外,浙江参与的获奖项目共有14项,其中一项为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他13项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五位科学家谈科技大奖
29项大奖,一看项目名称多数似乎和老百姓生活关系不大,但一经专家的点拨却让我们豁然开朗。限于篇幅,我们选取了5位专家,看看他们的科技成果如何与我们相关吧。
叶志镇
设想未来的灯
“希望将来,无论是地铁、奥运场馆、西湖边、还是我们的家里,都能用上新型材质的照明设备。”浙大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叶志镇说,如果他的发光材料将来能投入应用,其能量消耗可能仅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但寿命将是白炽灯的10倍。
叶志镇教授研究的ZnO是一种高效、廉价、节能的半导体发光材料,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短波长发光器件材料,是受到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前沿课题。
曹一家
让电力系统的调度更有效,运行更安全
“年轻人要多学一些专业”是浙大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曹一家一直以来的观点,因为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交叉,他大学本科读的是应用数学,研究生时学控制理论,念博士时研究电气工程,还学过2年计算机。
曹一家率领的研究团队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在国内率先建成一个基于移动智能体的多级电力控制中心互联通信平台结构,将一个个孤立的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变”成一个网络整体,使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高度共享和实时获取,从而使电力系统的调度更有效、运行更安全。这一系统已成功地在上海等多个省级电力公司和地区级供电公司得到应用,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李兰娟
细菌也是朋友
“细菌也是朋友,只要它们站对了地方。”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这些年来,一直希望向公众灌输一种“微生态”理念,她说,人的身体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每个人体内的细菌,其中99.9%是厌氧菌,只有0.1%是需氧菌。这些细菌平常“排排坐”,都是人体正常需要的。但如果滥用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却把大量正常的细菌也杀死了。
她说,许多人都是在服用抗生素不当之后,使自己体内的“微生态”失去平衡,从而得病。
李兰娟教授还应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
姚克
把白内障手术切口
从11毫米变成1.5毫米
当白内障手术切口从11毫米变成1.5毫米,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姚克表示,不仅仅是手术疤痕小了,创伤也减少了,并发症也少了,效果却更好了。
如今,姚克和他的课题组有关白内障发生相关机制及防治研究成果,被编入全国发行医学教材,受益了4万眼科医生和25万医学生,有20余个省市的近40家省、市和地区级医院在推广应用,为我国白内障的防治起到了关键和突破性的作用,直接受益近50万患者。
徐子伟
吃到充足的猪肉
又喝上干净的水
“一头猪对环境的污染抵得上20多个成年人。2007年的太湖蓝藻暴发,养殖业就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徐子伟说。
徐子伟和他的团队通过氨基酸平衡技术、酶调控技术和无抗生素饲养技术的创新和集成,成功地解决了猪、禽饲养减排难题。这一先进的生产模式如今正在浙江各地逐渐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已应用于380万吨猪禽饲料,供省内外4.74亿羽家禽和600万头猪的环保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