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深圳首任市委书记张勋甫:小平撑腰杀出条血路
2008-01-29   来源:华夏农机网   

  阜蒙县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县312万亩耕地中坡耕地多,土质瘠薄,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这些一直是困扰该县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一现状,发展抗旱节水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阜蒙县从2001年开始重点推广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几年来,保护性耕作的好处日益被阜蒙县的广大农民所认识,他们说:保护性耕作是个宝,秸秆覆盖有功效。肥水聚集跑不了,种地省事成本少。减少风蚀和水蚀,增产增收生态好。
  到2007年,该县已建立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12个,辐射区17个,作业面积达41.9万亩,实现粮食增产2173万公斤,增加纯收益3050万元,每亩增收60―73元。农户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7年10月,阜蒙县代表辽宁省在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和作业机具,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2007年11月,全省保护性耕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阜蒙县召开,该县的保护性耕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认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阜蒙县保护性耕作之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就是因为该县实行了 “四动”、“五化”、“两创新”的有效措施。
  “四动”措施作动力
  一是行政推动。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作为农口的重点工作来部署。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通知》,2006年又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意见》。把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纳入到县政府对乡镇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汇报并视察保护性耕作,县财政每年配套30万元资金用于保护性耕作,形成强大的政府推动力。
  二是政策牵动。该县灵活运用了项目资金,以补贴机具、补贴作业、租赁机具等不同的形式,给予农民补贴。
  三是部门发动。该县农机部门的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实际,结合县情、乡情、民情,深入研究搞什么样的耕作模式好,怎么搞农民易接受,怎么做见实效花钱少等问题。他们还依据农民的习惯,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作业,通过两年的试验解决了春季秸秆处理和采用普通机具播种的问题,被广大农民广泛应用,形成了整秆覆盖模式,现在每年实施的面积达18万亩。
  四是农民主动。在示范区重点村积极开展典型引路,现身说法,在农民的身边寻找技术推广的代言人,让农民信得过的人来说话,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保护性耕作带来的好处。该县平安地镇八家子村农民张兴雅,率先在自家搞保护性耕作试验,他的事迹曾被辽宁《黑土地》节目播出。乡亲们亲眼看到这种省工、省力的耕作方法,使张兴雅家的耕地耐旱了、肥力提高了、粮食增产了,都主动跟着他搞起了保护性耕作,如今带起了一大片,整秆覆盖模式已扩大到相邻村。目前,平安地镇八家子村和土城子已初步形成了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秋季收获后村民自觉保留秸秆越冬,春季用自有机具或雇用机具进行秸秆处理和播种,不用政府补贴一分钱。
  “五化”措施有保障
  在项目管理上该县坚持做到“五化”:一是制度化。该县制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服务责任制》、《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培训责任制》等六项有关保护性耕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标准化。严格执行效果监测规程的测定内容、时间、方法、取值范围,保证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真实;三是现代化。该县购置了地温测试仪、风沙采集器、土壤水分快速测试仪、土壤养分测试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进行效果监测;四是规范化。做到在说法上统一、应用的数据统一、资料的规格统一;五是可视化。各示范地块作物长势和机具作业等环节,都存有数码录像和图片资料,让人们看到保护性耕作不同阶段的效果。
  “两个创新”增潜力
  一是技术创新。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时,该县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不断的试验探索,自行研制开发了碎茬精量播种施肥机,深受农民的欢迎。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针对高茬覆盖模式,研制了直刀切茬垄作免耕播种机和双行贴茬播种机。在研制开发保护性耕作新机具的同时,他们又对农民手中现有普通播种机进行改制,将其大铧改小,就能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实施免耕播种。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使现有的机具发挥了作用,使该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迅速扩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6535-1.html

标签:农机 撑腰 书记 首任 市委 深圳

上一篇:河南省农民去年收入相当于2002年的1.7倍
下一篇:农业部农机化司领导到天津市检查指导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