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启动。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等九部门将联合行动,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生产,狠抓六大重点品种和四个关键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价格合理,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力争灾后农业有一个好收成。
这是记者2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2007年,我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农业、工商和质检部门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25.4万家(次),检查农资经营户(企业)196.8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0.9万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5.9万多件,受理农资投诉1.3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3亿元。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7年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20.6%。
针对今年农资打假形势,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介绍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耕生产面临着许多新的不利因素:一是南方遭灾严重,北方旱情严重,灾后恢复和春播春管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大,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暴发可能性增加,确保全年粮食和畜牧业稳定发展难度加大;三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供求缺口;四是灾区农民损失大,东北等地区粮食价格下跌,农民生产投入能力更显不足,对加强农资供应质量、价格监管期望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开展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就变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孙政才指出,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突出抓好六大重点品种监管。一是种子种苗。以当前灾后恢复生产急用的种子种苗和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二是农药。认真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添加违禁高毒农药行为。三是肥料。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四是兽药和疫苗。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五是饲料。组织开展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六是水产苗种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苗种生产和养殖环节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突出抓好监管关键环节。一是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农资产品审定、登记、许可的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依法加强证后管理,监督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审批要求。对于有重大缺陷的农资产品,要及时撤销登记审批,及时公告审批、撤销等有关信息。二是强化生产监管。检查企业生产记录,督促农资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将失信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曝光违法行为,依法严惩。三是狠抓市场整顿。开展拉网式大检查,重点检查农资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监控有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坚决取缔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黑窝点。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制定针对性强的农资抽检计划,及时依法公布抽检结果。对已公告停止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及禁用化学物质等,要继续加大清查力度,严防流入农业生产领域。积极开展农机质量监督,确保购机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
切实加强农资供应,保证生产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早动手,及时了解当前种子、肥料、农药、兽药、农膜的储备情况和灾后恢复、春耕生产的需求情况,准确把握各类农资供求信息,加强和规范信息发布,积极促进产销衔接,指导企业做好余缺调剂、调运工作。
四要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行为,促进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发展改革、工商等部门,做好稳定农资价格工作,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协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尽早发放补贴资金,充分调动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打牢全年增粮增收的基础。
据介绍,今年工商部门将继续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大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质监部门将狠抓生产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的查办,深化化肥等农资产品区域性质量问题的整治,继续深入开展执法打假、质监服务、法制宣传“三下乡”活动,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执法打假工作拓展到田间地头,贴近到农民群众身边。(信息来源:2008-02-28 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