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增加农资直补和良种补贴。山东省农民也于昨日收到了“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机补贴工作正式启动。较往年相比,今年山东省的惠农补贴范围更广,资金更多。(3月27日本报)如何把这些补贴足额发到农民手中,自然是众所关注。
这几年,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惠农补贴越来越多。但应当看到,各种财政补贴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也不少。有限的资金在层层划拨过程中被不断的蚕食,财政蛋糕越切越碎,越切越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操作过程不透明,暗箱操作多,“补多少,怎么补,补给谁”全看和权力部门的亲疏远近,外人无从知晓。二是中间层级过多,所谓“雁过拔毛,层层刮油”,补贴资金成了“唐僧肉”,不少经手部门动辄以办公经费等名义切上一刀。卸任不久的审计长李金华对此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央转移支付,就像一道水渠,很长很长,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村子,这中间是渗水的,有的时候水流到地方就没有了。
要确保惠农补贴不“渗水”,让每一分补贴都能足额发到农民手中,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以公开透明和减少层级为指向。山东省今年农机补贴政策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保证对农民的实惠不缺斤少两。据悉,农民在购机时直接按照扣除补贴金额后的价格付款,补贴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向厂家结算,农机部门不见一分钱,补贴农机事前招标,补贴目录、补贴对象事中、事后向社会公开。这种“直补农民,差价购机,统一支付,集中送货,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做法,减少了资金流通的层级,增加了资金流转的透明度,确保了对农民的实惠不打折扣,同时也带动了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使有限的农机补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路水涨船高,去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13万亿元,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新的五年任期里,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如何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这些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各方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农机补贴政策在实施中所创立的一些好的思路和办法,为我们保证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的公正和透明,尤其是财政补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使之符合政策设立的初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概而言之,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赖于一个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而一个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公共财政体制,正是在这一项项具体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逐步建立起来。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卢伟 200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