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讯(何杨)旅顺口区铁山街道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我市也是全省春播最早的地方,因此人们都将这里的春耕称为“辽南第一犁”。昨日,记者来到铁山街道北鸦户嘴村,和当地的农民一起感受了“春耕第一犁”开犁的喜悦和期盼,也见证了农民从国家惠农政策中得到的好处。在20余亩的田地里,一台大型播种机穿梭其中,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被播种到地里,播下了农民这一年收获的希望。
一副犁6个人,一个扶犁,两个点种,两个撒肥,一个打磙子,传统的木犁耕种如今只能在零星的几垄地上看到。大田地里,播种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别小瞧了这第一犁。农家有句话,叫‘一早躲三灾――风灾、水灾和旱灾’,这基础打不好,一年的劳作可就白瞎了。”老把式孙广源告诉记者,传统的春耕方式费时、费力,出苗率不高,不如机播。孙广源家有20亩玉米地,用拖拉机一上午就可种完,用传统的木犁却需要两天。现在旅顺口区春耕播种基本普及机械化,种子经过磁化和包衣处理,产量有很大提高。
村民唐淑芝和记者算起了她家的种粮账。唐家有耕地十余亩,全部种植玉米,以往风调雨顺年景里,一亩地至多收千斤。头些年玉米卖不上价,再除去种子、化肥和种地费用,一年也就能挣两千多元。在地里忙活一年,却几乎不挣钱,谁能不失望?这两年,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唐淑芝见到了希望,种地的热情也高涨了。特别是今年,全市粮食综合补贴总规模达2136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7729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3639万元。在补贴标准方面,粮食直补标准继续维持上年20元/亩不变,而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却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34.23元/亩。“现在俺们农民种地国家不但不要钱,还给俺们钱,这样的好事过去想都不敢想。如果不好好种地,哪对得起国家的好政策啊!”说起今年的收入,唐淑芝充满希望。
编者按:
随着“春耕第一犁”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犁”开希望的沃土,我市本年度农业生产拉开了帷幕。采撷来自春耕第一线的泥土清香,本报“走进春天”系列报道第二个子系列“关注春耕”,也于今日“走”到您的面前。
春耕年年有,今年颇不同。本世纪连续第五个情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更大力度的惠农之举,使广大农民在春耕尚未开始前,已感受到阵阵拂面春风。粮食直补发放、农机补贴到位、支农资金增加……接二连三兑现的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在今年春耕生产启动时,脸上更多了笑容,心中更多了希望。与此同时,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市场起伏……诸如此类的现实因素,也让切身利益攸关的农民兄弟关注。
农民朋友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从即日起,“走近春天・关注春耕”栏目将陆续刊发本报记者发自春耕生产第一线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