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鲁南地区麦收接近尾声
2008-06-10   来源:大众网   

    家住枣庄山亭区桑村镇的农民孙某,于去年四月份贷款在薛城某农机经销部购买了一台价值6万多元某品牌农用拖拉机,近一年来该机不但没能为主人带来效益,反而带来了一肚子的火。

    农机刚购来调试时,就发现动力不输出,经该农机经销部的维修恢复了正常。但在麦收中,没想到该农机还有“脾气”,每当收割到3亩多地时,就不愿再干了,发动机迅速异常升温,水箱“开锅”,导致无法作业。经与该机的售后服务点联系,该服务点派人前来跟踪维修了2天,也没能找出升温的原因,只是建议关闭小循环后再作业。而此时麦收已经结束。进入秋耕后,孙某按照维修人员的建议关闭了小循环作业,没想到“脾气”还是存在,仍然不能正常操作。又将问题反映到售后服务点,该点又来人跟踪维修了4天,依然没能找出农机发“脾气”异常升温的原因。

    眼看到手的钱不能赚,贷款不能如期偿还,孙某心里窝着满肚子的火,强烈要求经销商给予更换一台新发动机,但该经销部不同意更换,说是没有更换发动机的先例,只是同意维修发动机。刚购买不到一年的机子,就大修发动机?!孙某不干,于今年元月份愤然向山亭区消协投诉。

    依照《消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在保修期内,经两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免费给予更换或退货。经消协人员的耐心细致地多次调解,宣讲消法以及国家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政策,被投诉方负责人思想终于做通了,欣然同意免费更换发动机,积极与厂家联系协调,于今年麦收前免费为该农机更换了一台新发动机。这样,农机没有了“脾气”降了温,主人心里没有了火。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5745-1.html

标签:农机 接近 麦收 地区 鲁南

上一篇:“三夏”遭遇“油荒” 保障用油急迫
下一篇:世界“粮荒” 中国“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