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德州市政府印发通报 农机等六部门受表彰
2008-06-24   来源: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今年全国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于5月25日从河南省南阳市开始,由南至北逐步展开。至6月23日,全国共收获小麦3.2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93%;其中机收面积2.63亿亩,机收率82.3%。自此,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工作基本结束。总体上看,全国小麦跨区机收进展顺利,投入机具总量、参加跨区作业的机车总量、机收作业面积、机收水平和节本增效效益均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做出了贡献。
 
    今年的小麦跨区机收是在小麦面积增加、区域间小麦成熟时间差缩短、柴油供应偏紧、四川等麦区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麦收区雷雨天气频繁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农机部门发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推动了以小麦跨区机收为龙头的“三夏”农机化生产的顺利开展。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投入机具充足,作业进度顺利。“三夏”期间,全国共组织投入联合收割机超过42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27万台,双双比去年增加2万台。收获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28万台,日收获小麦1850万亩。全年收获进度与往年持平,河南、安徽的麦收时间比去年缩短了3天。
 
    二是应对措施有力,机收水平提高。夏收期间遇到几次大的降雨过程,河南省等地小麦收割间隔时间缩短,给机收梯次推进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因柴油供应紧缺,一些麦收区收割作业受到制约。面对新情况,各地农机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预案,协调油品供应,开展信息引导,加强机具调度,重点组织小区域会战,形成集中会战与全面流动作业的生产格局,提高了机具作业效率,有效增加了作业量。“三夏”小麦机收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82.3%,比2007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稳定有序,节本增效明显。“三夏”全国有1万多个跨区作业队奋战在麦收一线,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服务等方式得到大规模推广,供需基本平衡。未出现机车局部供需严重失衡、作业价格大涨大落的现象,机具转移顺畅,市场稳定有序。小麦机收价格多在每亩35~50元左右,较上年增加5~10元/亩,农民接受,机手满意。据测算,“三夏”期间,农机手纯收入增加26亿元,种粮农民节省人工费用38亿元,机收减少粮食损失24.6亿公斤。“三夏”跨区机收为农民节本增收约105亿元,超过了去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5576-1.html

标签:农机 部门 表彰 通报 政府 印发

上一篇:农机系统奉献爱心 困难户夏粮颗粒归仓
下一篇:内蒙古赤峰市农机部门快速出击缓解今春农用柴油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