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夏忙时。笔者在大新县走访时发现,昔日农民汗流浃背忙夏收的景象看不到了,却看到了不少新鲜事。
一、农民悠闲坐田头
家住龙门乡社区的冯老汉是有名的“老把式”。往年三夏,他总是带着家人早早赶到田间抢收、抢种。今年,他乐滋滋地坐在田头和笔者闲侃:“一亩稻谷要请三个民工一天才能收完,工钱带包吃要花150元左右,如今机收了,不到20分钟就搞定了,还可省下80元。”据悉,该县目前共有200多台的大小联合收割机“活跃”在田间地头,稻谷机收率比上年增长30%。
二、农机办公搬田间
笔者发现,在田间随处可见农机人员忙碌的身影。在龙门社区,一台有“病”的拖拉机旁,两位“农机医生”正在忙着“把脉问珍”。不一会儿,机器重新轰鸣起来。据悉,农忙期间,该县农机部门将办公地点搬到田头,向农民现场演示农机操作,帮助农机手检修农机的常见故障,免费发放农机维修技术知识小册等宣传资料等。
三、优先加油功劳大
双抢前夕,该县农机管理部门共发放优先加油卡400多张,规定在“双抢”期间,凡持有拖拉机行驶证、驾驶证、跨区作业证(三证一卡)的农业机械,可办理“优先加油卡”享受优先加油服务,保证“三夏”农机用油。全县目前未发生因缺油而致收割机不能收割或延误收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