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 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
上篇文章提到,遵义县新民镇烟农王正权今年种了500多亩烟叶,办起了自己的烟叶农场。
“一下子种了500多亩烟叶,您能忙过来吗?”记者问道。
“现在种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种上10亩,全家人一年都要围着烟田转;现在有了先进的烟用机械和配套设备,我们种烟好像骑上了‘电驴子’,既提高了效率又轻松。我的农场雇佣了七八个长期工人,忙的时候再雇上几个零工,别说种500亩烟叶,就是种1000亩也忙得过来!”王正权笑着说。
“就拿这个编烟机来说吧,不仅编烟效率高,而且编烟质量也很好。”顺着王正权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一台编烟机前忙碌着。他们把烟叶摆在机台上,编烟机就像缝纫机,很快地把烟叶“缝”在了一起。旁边的架子上摆满了编好的烟叶,非常整齐。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来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贵州省局(公司)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先进烟用机械的研发和推广。目前,在贵州各烟区,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拥有了一些小型农具。而一些大型农具则由烟草公司统一购进,分配到烟站使用。农机操作人员是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公司职工,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已经形成。农机服务队为烟农提供有偿服务,只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以此来满足农机服务队的正常运转需要。“现代化烟用机械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烟农的种烟成本和劳动强度,也促进了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省局(公司)烟叶处处长丁伟告诉记者。
此外,贵州省局(公司)还启动了《现代烟草农业省工栽培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育苗大棚综合利用、省工栽培技术、栽种板播技术等一系列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减工降本、增产增效的办法和途径。例如大方、遵义等县局(分公司)利用秸秆气化或压块燃烧作为烘烤能源,在降低烘烤成本和保护环境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绥阳县局(分公司)对育苗大棚进行通风、降温、采光处理,将其作为烟叶分级和收购场地,提高了配套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在烤房中安装了回潮设备,降低了烟叶破损率。
提高烟叶科技含量 打造特色烟叶品牌
“科技兴烟,增强烟叶特色和品质是第一步。首先要在烟叶品种上下功夫,提高烟叶的科技含量,打造贵州特色烟叶品牌。”贵州省局(公司)认为,增强烟叶特色和品质,既是实现当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壮大中式卷烟品牌的责任所在。而增强烟叶特色和品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重技术和管理创新。
贵州烟叶香气细腻,化学成分协调,获得了众多卷烟工业企业的青睐。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打造贵州特色烟叶品牌,贵州省局(公司)针对自然生态、烟叶质量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开展了《贵州烟草种植典型区划》项目研究,明确开发黔西南、六盘水、威宁等西部清香型烟叶产区,挖掘天柱、江口等东部清香型烟叶产区,提升道真、务川、沿河等北部偏清香型烟叶产区,巩固贵阳、黔南等中部传统特色烟叶产区。目前,贵州四大特色优质烟区的开发格局已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贵州省局(公司)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为核心、地市级烟草公司及打叶复烤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县级烟草公司技术推广站为基础的科技研发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对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支撑作用,重点实施品种选育、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平衡施肥三大科技项目。通过技术集成和科技创新,“贵烟4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项目获得了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烤烟散叶堆积烤房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南江3号”、“韭菜坪2号”等优质烟叶品种顺利通过了省级农业评审。今年,贵州自育烟叶品种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有效推动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贵州烟叶的竞争实力。
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当地烟草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贵州省局(公司)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烟叶生产的管理和服务中。2007年,贵州省局(公司)创建了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网,搭建起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不仅提高了对烟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为产区烟草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今年贵州省局(公司)还与电信、气象部门合作,通过开通免费咨询电话、发送手机服务短信等方式,及时为烟农提供烟叶政策、生产技术、气象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受到了烟农的欢迎。
走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放眼望去,蔚蓝的天空白云飘飘,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发。一幅幅秀丽的画卷似乎在告诉人们:在科技的推动下,贵州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