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了我国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以及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2007年,我国的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7%、33%、27%。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快速推进,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1%,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44%;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8%。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推动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截至2007年,我国农机动力装备总量、拖拉机保有量、大中拖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大幅度提高。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机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到2007年底,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转变。
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调动了农民依靠农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玉米联合收割机为例,在吉林省,雇人工收获玉米,每亩80元,而使用机械收获,仅需35~40元,每亩可节约费用40多元。在江苏,雇人工插秧,一亩地需要120元,而使用插秧机,自己提供秧苗,仅需40元,一亩地即可节约80元的费用。
推动农业装备产业的资质升级。在农机补贴下,市场上最大赢家依然是知名农机企业的名牌产品。销售补贴机具要跨越两道门槛。一要具备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二要通过消费者这道门槛。这就把补贴机具的竞争推到上品牌竞争的轨道上来。
农机补贴对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和农机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徘徊发展的局面,为我国的农业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装备产业、农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生产领域不断有新资本进入,在流通领域出现了众多的经营者。
调整农机产品结构,引导市场需求。通过农机补贴引导市场需求,进而引导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譬如通过提高大马力拖拉机的补贴,推动我国的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通过取消小麦收割机的补贴,抑制其生产过剩,优化了收获机械的产业结构;通过加大玉米收获机械、插秧机的补贴,把我国的水稻玉米收获和水稻种植水平推到一个新阶段;通过补贴优质名牌机械,推动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的升级等。
此外,农机购置补贴还在推动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促进农机化服务产业的形成,提高了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赵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