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雨后的阳光让人感觉有些燥热,而比天气更热的是位于德州禹城高新区通裕集团MW级风力发电机主轴项目的建设工地。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通裕风电主轴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明年起设备陆续到位,明年6月份设备组装调试,明年底正式投入生产。项目达产后,年新增收入8.25亿元,利税1.59亿元。
无独有偶,与通裕集团同处德州的中南控股也把目光瞄准了风电零部件产业。8月27日,记者在陵县开发区看到,中南控股旗下的世纪威能风电项目主体车间已经基本完成。工作人员表示,9月份就要试生产了,到2013年项目完全投产,将可实现年产1000副风电叶片的能力。
除了通裕集团和中南控股,去年以来,山东省已有近10家企业涉足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一股风电设备投资热潮正在齐鲁大地兴起。
其实,山东众多企业涉足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不无道理,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风力发电前景看好,市场对风电设备需求陡增,尤其是一些重要零部件更是供不应求,几乎达到争抢的地步。“其中,缺口最大的是轴承和控制系统。”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秘书长祁和生此前曾这样表示。按照风电整机厂商的排序,紧缺部件依次为:轴承、电机、叶片、齿轮箱、控制系统、变频器等。
一业内人士透露,零部件厂商是风电制造领域真正赚钱的环节。“如果产品做好了,做一个赚一个。相比之下,整机厂商由于竞争激烈,且很多关键零部件都要从国外采购,利润不高,有的甚至会亏损。”光大证券电力设备分析师韩玲也认为,相对于整机来说,零部件的商机更多一些。“因为专注于做风电机组零部件的企业还比较少,风险要相对小一些。”
不过,鲁企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也要谨防其中所隐含的种种风险,尤其是没有研发能力和缺少技术储备的企业,进入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域时一定要慎重。
据了解,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是20年,维护费用高,且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对轴承、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的寿命、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比如风电齿轮的索赔较高,如果制造企业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将面临较大的索赔风险。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很多鲁企都是刚刚涉足风电领域,企业规模偏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即便有部分企业掌握了技术也不代表一定会成功,由于风电零部件投资回报周期长,只有经受住风电场恶劣环境十几年运行考验才算合格,而不经过时间检验,再好的技术也有风险。
鲁企还须警惕已经出现的风电投资热可能引发的风电设备配套零部件的非理性投资热。目前除了山东企业看好风电设备领域外,全国各地很多企业都准备在该领域一展身手,伴随着产能的扩张,在众多项目投产时,风电零部件市场需求是否会发生逆转,能否保持目前的高利润,一切都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