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县农机局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指导思路,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重点工作大发展,常规工作有亮点的局面。
目前,陵县农机总动力达121万千瓦,农机总值6.13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540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519台;拖拉机配套机具达到5366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949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82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62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械66台,小麦机收率达99%,玉米机收率达35%,小麦免耕播种面积3.9万亩,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1%。
一、打造农机补贴精品工程,落实政策惠于农
陵县自2005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共落实农机补贴资金710万元,补贴资金列全市前列。2007年被市农机办评为全市农机补贴先进县。农机补贴已成为陵县农机局对外的一张名片,而规范操作已成为上级部门对陵县农机补贴的第一印象。为使农机补贴这项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党和政府放心,使人民群众满意,该局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在公开、公正及“阳光操作”原则下,严把五关,打造精品工程。一是严把政策关。保证政策在落实中不走样。二是严把业务关。对所有业务流程设立9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确定专人负责。三是严把质量关。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品质较好,信誉较好,售后服务较好的企业及机具推荐给农民。四是严把服务关。对补贴机具做到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服务。五是严把人情关。对农民报名较多的机具,进行公开抓阄,由农户代表与补贴人员共同制票、抓票、唱票,确定享受农机补贴农民人选。将所有业务流程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监督,使享受到补贴的农民感受党的好政策的温暖,也使未享受到农机补贴的农民认识到党的好政策的严谨公正,在下一年争取享受到补贴。
农机补贴实施方案在每年的4月初由省级农机部门下达到县,直至10月中下旬补贴机具作业结束为一个年度。在这段时间里,农机补贴工作人员自愿放弃节假日,保证每天都有人盯班。在补贴方案下达之初,为保证农民能尽快用上补贴机具进行春耕生产,补贴人员安排专人常驻或电话督促供货厂家及时供货,确保补贴机具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享受补贴的农民可轻松将拖拉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动力机械开回家,但如果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播种机、旋耕机等补贴机具则需要从厂家发货车卸下,然后再安装到大型拖拉机上,这项工作是农民最费时、最劳累的。只要农民来安装这些补贴机具,无论哪一天,无论上下班时间,无论下雨阴天,补贴人员都会随叫随到,与厂家技术人员、农民一起动手安装并进行现场协调。每年的7、8月份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安装玉米联合机、旋耕机、播种机最繁忙的时候。只要装机农民一到农机局,补贴人员就会全程靠上服务。由于玉米联合机结构复杂,装机繁琐,一整天只能装一台机子,补贴人员每年要装50、60台这样的机子。许多厂家驻陵县的技术人员动情的说:“农机局工作人员与我们一起装机卸机,我们连想也没想到。”购机农民更是清楚,只有补贴人员帮着干,就充分调动了厂家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样装机质量就更高了而且速度也更快了。
二、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渠道增收于农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数量有了快速增长,为了发挥这些机械的最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陵县农机局精心组织了以“三夏”小麦联合收割机、“三秋”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大型拖拉机悬挂秸秆还田机、旋耕机为主的跨市、省农机跨区作业。陵县自1996年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正阳,河北唐山两地跨区以来,共组织了2000台次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湖北、河南、安徽、河北、内蒙古等5省区跨区机收,机收面积达120万亩,为农民增收4800万元;2007年、2008年共组织7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到省内泰安、淄博、滨州等地跨区作业,机收面积2.8万亩,为农民增收140万元。跨区作业成果显著,背后却是大量艰辛工作相伴。跨区作业前1个月,该局就组织工作人员赴跨区作业地进行实地考察,开展调查摸底,对农作物的高度、产量、地形、当地农机部门服务状况及当地的民俗民风都要详细了解,才能签订跨区作业协议。收割机车队到达作业地点后,工作人员就要24小时开机,到了外地,农机局领队人员就是陵县跨区作业机手的主心骨,机手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领队人员,他们不仅要安排加油、维护、吃住等问题,如果遇到像收割机掉麦粒、压其他东西、收割费收取纠纷等问题,领队人员更要马上到现场处理。处理完这一个纠纷再马不停蹄处理另一个纠纷,直到这一站机收结束后,才能安心休息一下,接着又要准备下一站的征程。
三、创新机制普及新式机具,大推广心系于农
近年来,陵县农机局根据该县实际,着重推广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及免耕播种机械。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提高玉米机收率,推动整个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免耕播种机械,以先进、科学、现代、环保的耕作方式取代现行的耕作方式,做到科学种田,达到省工、省时、少投入、高效益。为了逐步改变农民群众的传统耕作观念,他们深入开展了玉米机收及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台、《新陵县》报纸等媒体,结合送科技下乡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等工作,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明白纸、宣传单等方式,努力扩大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社会影响。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农民,让他们了解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实施要点和使用效益,使人们充分认识技术优势,掌握技术要点及相关配套措施,更新观念,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机具。同时坚持每年组织召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现场会、观摩会,现场演示和讲解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工作原理及经济效益。今年9月19日全市三秋生产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在神头镇西街召开,现场27台机械展示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参会领导、群众人数创历年之最,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灵活多样开展农机培训,提高技能利于农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新式机械层出不穷,为了使农民群众正确使用新型机械,陵县农机局灵活多样开展农机培训,提高农民驾驶、操作技能。一是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农机手进行完整正规的农机知识培训,并适当增加新型大马力、高性能联合机械知识,使机手掌握领会先进的农机技术。二是“三夏”、“三秋”作业高峰前的培训。与小麦联合收割机及玉米联合收获机厂家技术人员联合对参加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进行培训,以机械实物为标本讲解机械的基本原理、使用要领、基本构造、易损件部位及维修方法,并由机手与技术人员采取问答方式,现场解答机手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跨区作业培训班上适当增加道路转移知识的培训。三是补贴机具的培训。对于补贴机具及重点推广机具采取办班为主,现场讲解为辅,销售时讲透,作业时田间指导的方法,使机手达到了了解知识,掌握技术、熟练操作、能够维修的目标。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了机手的操作维修技能,提高了机手靠机致富的本领。
五、“三夏”“三秋”时节至诚服务,树新风取信于农
“三夏”、“三秋”前,陵县农机局根据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机械作业强度大、时间短、易出故障、配件需求量大、应急性强的特点,提前备齐了机械配件,机收作业时做到了24小时供应,确保不因缺少机具配件供应而耽误机收作业,影响机收进度。同时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三包服务队,将所有补贴机械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纳入其中统一管理,开通了24小时服务电话。该局建立健全了农忙时节机械维修服务值班制度,实行4人值班制度,即1名局负责人带班,1名机械配件保管员、1名电话记录员、1名服务车辆司机值班。在接到维修电话后,立即通知专业技术人员,能电话解答的就电话解答,需要到现场的,由技术人员带齐机械配件赶赴机械作业地排除机械故障,保障机手作业顺利开展。
2008年“三夏”期间小麦联合收割机加油紧张局面令许多领导、农机手记忆犹新。2008年“三夏”期间加油站基本停止对外出售柴油,但这时却是农用柴油高峰时期,针对这一情况,陵县农机局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了560份小麦联合收割机优先加油卡,并全力协商有关部门全力保障油料供应及维持秩序事宜。他们在电视上作了7天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持卡可在县内任何一家加油站加满油,并在每个加油站上派驻1-2名工作人员帮助识别有关手续,保证专供柴油全部用在收割机上。“三夏”期间,共解决小麦联合收割机加油1309吨,圆满地解决了小麦联合加油难的问题。这一举措,树立了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